遭遇极寒 陶瓷行业借“低碳”咸鱼翻身
互联网 10-12-27 阅读数:
哥本哈根会议没开成功,却催生了一个名词的迅速走红:“低碳”。如今,上居庙堂之高,下列江湖之远,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企业家、评论者,言必谈“哥本哈根共识”,言必谈“低碳经济”。
多年来,陶瓷行业一直公认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中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大国,在一些陶瓷企业密集产区,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适应人类居住已成不争的事实。2010年,整个陶瓷行业遭遇千年极寒。陶瓷行业能否借助“低碳”咸鱼翻身。
现状问题
千年极寒 陶瓷行业苦不堪言
陶瓷遭遇极寒
2010年陶瓷行业遭遇千年极寒,大环境非常不乐观,陶瓷行业在CPI一路攀升、各类物价持续上扬、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佛山建陶企业受原材料、燃料大幅涨价,运输费用提价以及劳动力工资等费用增加的影响,某些企业综合成本上升了15%以上,不少墙地砖企业都通过开发新产品提价,随后又有企业直接将瓷片价格提高5%,以缓解成本大幅涨价的压力。
遭遇极寒 陶瓷行业借“低碳”咸鱼翻身
房地产今年的政策可谓是近年来下药**猛的一年,除了国家在大宏观背景下制订出一系列严厉的贷款和税率的措施来制约房地产的发展,各地的政府更推出了限购令,让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而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急速下滑,陶瓷行业在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许多陶瓷市场都开始受到房地产调控的波及,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