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大战风生水起 日美欧州联合欺负中国

互联网 10-12-25  阅读数:

       稀土联盟“施压”难有实质影响        事实上,国际市场与中国就稀土出口问题上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而稀土对外依存严重的日本更是动作不断。此前日本政府就专门提出了“稀土综合对策”,明确提出要与别的国家合作开发新的矿藏等等。目前,日本正与越南、蒙古等国积极协调。      而欧美各国也对此保持了“高度关注”,11月30日《华尔街日报》以《澳大利亚希望成为日本稳定的稀土供应国》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稀土购买协议的消息,意在探问稀土供应市场结构改变的可能。      “其实这一次的事情也就与此前同出一辙,是在摆姿态,对中国施压。”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稀土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欧美不可能大量出口稀土到日本,毕竟储量有限,又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行动一致“的口头表示,也只是意在施压,不会有任何实质影响。”      确实,根据日澳双方签订的协议,Lynas一期项目计划于2011年第三季度投产,初期产能为11000吨/年稀土氧化物。二期工程有望在2012年达产,使产能再度扩大至22000吨。而我国仅2009年的稀土氧化物产量接近13万吨,今年的氧化物出口配额则为3万吨。多家稀土开采及深加工企业均表示不会形成压力。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着眼于稀土产业做大做强,牢牢掌握定价权。”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从2005年开始整治小矿的行动非常成功,海关等部门对出口的把关也日益严格,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定价能力,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加强控制。”      中国朝稀土深加工“转身”      中国是全球稀土**大的资源国和产量国,资源探明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但贸易量却占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而在中国为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供应下,美日等发达国家却开始了“收缩”的局面。      精明的日本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台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储备对象包括镍、铬、稀土等10种稀有金属。1985年,日本着手建设占地面积达几万平方米的国家储备仓库。坊间传言目前日本存量够用20年以上。      美国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7%。而美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13%,而去年的产量为零;俄罗斯储量占世界19%,去年的产量仅能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11月1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的公告》中提出“提高企业经营集中度,减少出口企业数量”,“为进一步规范稀土出口,国家将对稀土出口企业实行严格监管”等提法已经明确提出。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做很多稀土方面的工作,包括如何提高产业集中度,如何引导企业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根据有关数据,预计到2015年,国内稀土分离加工企业将由100多家减少到20家,稀土深加工技术有望得到较快发展。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