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数控加工装备的市场需求与发展
互联网 10-12-21 阅读数:
中国钢结构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应对并缩小我国钢结构制造装备领域的差距,是中华民族工业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钢结构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钢结构制造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代表先进制造业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的自动化装备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中国钢结构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应对并缩小我国钢结构制造装备领域的差距,是中华民族工业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为首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为钢结构制造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的、适用的现代化的数控加工装备,促进了现代钢结构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领域概况
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起步在八十年代初,主要以冶金、铁道、电力、船舶、机械等重型钢结构制造行业从国外引进和技术改造的制造装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投资巨大,使用成本高,在钢结构工程建设数量不多的时期,其数控加工设备的数量极少。而国内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发展缓慢,市场基本由欧、美、日的产品占有。而近年来,随着国内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的迅速崛起,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国外同类产品技术差距也逐步缩小,再加上价格优势,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在整个钢结构领域内,数控加工设备的国内市场销售总额2006年度已经达到13亿元,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特别是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塔桅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压力容器钢结构及金属制品钢结构等领域中,国内市场销售总额逐年递增,据统计2004年为303亿元,2005年为4.16亿元,2006年为535亿元(其中塔桅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领域,数控加工设备的销售额占47%以上),平均年增长364%。已经基本上替代了进口产品,同时也有部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同时调查表明,“十五”计划之初,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约为85%,而到“十五”计划末期,已经下降到不足5%。
目前,国产数控加工装备产品系列已全面覆盖了机械、电力、通讯、铁道、交通、石化、建筑等领域的钢结构产品的加工、制造。有的企业已形成了成套装备的供货能力。能够对热轧型钢(工、槽、角钢及圆管、方矩管)及各种钢结构件进行切割、焊接、冲孔、钻孔、切断、铣切、打标记等一系列加工以数字式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包括钢结构高层建筑、厂房、住宅、体育场馆、桥梁、港口机械、立体车库、电站锅炉构架、机车车辆等,以及诸如H型、口型、C型、十字型及各种异性构件的加工制造等。这些数控产品体现出是具有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复合化的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一批国内企业,以先进的技术、精良的产品、较高的性价比,开拓并完善了这个新兴的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装备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一方面是以焊接H型钢、箱型柱生产线为代表性的企业如无锡阳通、华联、成都振中、哈尔滨华威、浙江精工科技、哈尔滨四海等。另一方面是数控钻、带锯、机械或火焰锁口及钢管相关线切割的二次加工设备,主要的代表性企业以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成都远景数控、济南捷迈数控、北京林克曼等为代表的多家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技术及产品的不断提高,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而且进入国际市场。企业经营服务理念也在不断的进步,例如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菲赛普形成合作伙伴,并率先提出“从向用户提供产品到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与世界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先进理念同步前行,有效提高了国内型钢和中厚板数控加工的成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