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传统藤制家具业发展“钱”景无限
互联网 10-12-20 阅读数:
我们的生活已被太多的木质和复合材料制成的家具所包围,现在使用藤制家具的人不多了。不过,随着全球范围气候变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大量砍伐森林和消耗木材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并重视替代材料,竹藤类植物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印尼拥有丰富的天然藤资源 地处热带群岛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世界上约250种天然藤中有70%生长在这里,多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的茂密丛林中。 一位做藤条生意的店主告诉记者,“藤很长,有的一根藤可以在树林间绕来绕去,要经过几个山头才能到头,但**好、**贵的藤只产自印尼,而且多为直径3至4厘米的大藤。”
印尼传统藤制家具业发展“钱”景无限
在一家有着20多年生产历史的藤家具厂里,厂长卢卡斯先生向记者介绍了藤的加工过程。藤在经过剥皮、硫化、抛光、高温熏蒸后,就可在模框中根据需要加工成所需部件,再组装成家具。3至4厘米粗的大藤可以做家具的骨架,直径少于1厘米的,可以用于家具的装饰条或编织成装饰面。此外,原藤在采集剥皮后的藤皮也可以用作编织。由于藤的纹理不同于木材,它是像植物一样的贯通直纹,不会开裂,富有弹性,加之重量轻,所以印尼产的藤制家具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根据印尼藤基金会的统计,印尼在上世纪90年代曾掌握了世界天然藤供应的85%。2008年之前,印尼拥有近700家藤制家具加工厂,仅2008年藤制家具和藤类手工制品便创造了2.6亿美元的出口额。这曾是印尼藤制家具的辉煌时期。 印尼藤家具业面临新挑战 目前卢卡斯先生的藤家具厂生产的家具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和欧盟,并且订单较为稳定。卢卡斯先生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订单减少了,但对俄罗斯的出口却增加了,所以工厂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好东西自然会有销路的。 不过,藤制家具自身目前也有弱点。虽然藤制家具不会像木质家具那样开裂,但却不能被雨水浸泡,浸泡后接口处可能胀开,即使经过刷漆处理,仍然无法经常露天摆放。全藤制家具很轻,没有重量感,并且有弹性,所以家具在设计时无法做到像木质家具那样严丝合缝,显得较为粗糙。这也就决定了藤制家具在室内摆放时只能是配角。 在卢卡斯先生的工厂里,因为藤制家具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所以生产设备多年来基本上没有进行升级换代。工人们一如既往地根据客户需要,对藤条进行裁剪、定形、黏结和固定等手工操作。 其实,印尼藤产业不仅存在外部需求问题,同时也有自身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原因。由于作为世界供应大国的印尼对天然藤原料出口加以限制,无法满足欧洲、美国和日本买主的需求量,迫使买主转而购买塑料制作的合成藤。此外,合成材料制成的家具更美观,更加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需要,这就导致曾经快速发展的印尼藤产业如今正面临产业升级换代、设计和工艺创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