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商人黎银彪:巨变的城市赐予我机遇
互联网 10-12-06 阅读数:
黎银彪不得不感叹自己生逢其时。浏阳在巨变,进城打拼的他也脱颖而出,成为本土石材界的领军人物。他承认自己挣的钱,孙辈都花不完。而这一切,缘于一个城市的迅猛生长,“是巨变的城市赐予我巨大的机遇。”富了之后,把钱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则让他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价值”。
11月26日,浏阳,黎银彪开着沃尔沃轿车有如一阵风,刚飙到在建的某高档住宅小区工地上交待工人相关事宜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郊区去看望一户特困户,随后又踩着钟点到社区去开会。傍晚时分,他又赶到自己开办的石材厂里,亲自操控着叉车,把石材逐一移位。
11月26日傍晚,黎银彪在自己的厂里亲自开着叉车给石材移位。
这名56岁的男子,个子单瘦,穿着朴实。如果离开沃尔沃驾驶室,会当他是一个平常的农民。但他关注社会甚过自己,健谈,利落,风风火火。
16年前,这个以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带着两套衣服,扛一口箱子从乡下进城,到如今,拥有了自己的石材厂,手下有100名员工,硬是靠磨出厚厚一层老茧的双手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他自称“浏阳有138万人口,我的财富应该排在13800名以后。”有人评价,他回报社会的资金应该排在全市十名以内。而他却坚决予以否认,认为只能排在“1380名以内”。
16年前带两身衣服进城创业
夜幕时分,浏阳老城区的背街小巷上都停满了小车,基本上有一半边车身骑在路肩上才能停泊。
黎银彪的“豪车”在这个车海里,毫不起眼。就像他这个人。
16年前,在离县城35公里的普迹镇浒山村,黎银彪一直在泥巴地里劳作着,有梦想,但又一再压抑着。
1984年,黎高中毕业后,借钱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在乡村土路上颠簸着,给运化肥、农药、木材及竹料。**终钱没赚到,相反还亏了两万块钱。两年后,他南下广东,在肇庆、深圳等地替人开渣土车,每天跑12个小时,每月薪水1800元左右。带着自己攒了几年的3万元辛苦钱返乡,把欠账给还了。在种田之余,与人合伙淘金,辛苦不说,同样没有奔头。
“再也不能这么活”——梦想并没有泯灭的他,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后,决定到县城去“淘金”,碰碰运气。1995年正月十四日,他提着两身衣服,带着200元钱,携妻子进城。他瞄准的行业是—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