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板式家具全新标准化的革命之路

互联网 10-12-02  阅读数:

  设计缺乏标准化的思想和规范,使得板块通用性、互换性较差,零部件数量多,系列产品之间缺乏联系,造成设计任务繁重,图纸差错率增加,设计效率非常低,以至于同一个企业本应通用的抽屉规格就有十几种,门的尺寸近十种,旁板、面板的规格也有十几种。

  管理上由于设计上造成的零部件数量多、工艺制作差异大,造成工时核算困难,材料利用率低,调机时间长,工人查找工件、检尺和看图纸的时间增多,差错率增加,生产管理困难。

  整个生产环节表现为:生产效率很低;生产周期延长而且不稳定;返工率增加;质量不稳定;生产计划和日生产任务很难安排;车间更加拥挤,包装件数增加,难度增大,差错频繁。

  对营销的影响是:管理困难,产品和零部件编号复杂,造成帐务繁杂;补件成本和周期增加;包装困难,件数增加,运输成本增加;质量投诉增多,营销成本增加。

  这样的现状在家具企业随处可见,只是严重的程度略有差异。可见,标准化水平低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和广泛的。因此,增强标准化意识,实施标准化工作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3.板式家具实现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家具产品是家具企业的核心和主体,因此家具企业的标准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质量和销售。反之,要想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就要从产品入手,从与产品有关的设计、材料、工艺以及各种辅助事物入手,形成以产品为核心、其他方面为辅的网状结构的标准化体系,在整个产品链上实施标准化。

    由于目前板式家具是家具的主流,而且通常板式家具的工业化程度和水平都要高于实木家具的,因此,板式家具更易于实施标准化,而且效果也会更明显。 

  以下就从板式家具的设计、原材料、五金配件、设备等七个方面入手,分别阐述这七个方面实施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标准化。

  3.1产品设计标准化

  产品设计是企业的核心,也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随着家具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半年一次的展览会使家具企业难以应付,其中**棘手的莫过于新品开发。假如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开发新品就不至于忙乱而繁重,而可以有条不紊。产品设计标准化的内容有:

  提出新产品标准化综合要求。它包括:⑴产品设计应符合系列标准化和其他现有标准化的要求;⑵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程度;⑶对原材料和其他配件的要求;⑷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与国际标准化和国外先进标准对比提出新产品的标准化要求;⑸预测新产品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新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它是产品设计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使产品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全面正确地实施各种标准。它包括格式、编号、参数、图样画法、术语、单位等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优先数系标准。

  板式家具零部件的数量往往很多,零部件的多样性易造成产品成本的递增。因此,利用32mm系统[2]理论,将某些家具零部件和外购零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确定标准板件,并采用编码技术对它们进行标准化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家具零部件的数量,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在这一点上,温州澳珀家具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设计师朱小杰先生做得十分出色,以至于大大节约了开发成本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