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遍地开花 中国建陶产业冲动的扩张运动
互联网 10-11-27 阅读数:
不仅如此,产区间恶性竞争所带来后果也已经开始显现。11月15日左右,该产区全部停产,如今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的时间。该产业一企业负责人认为,全国建陶产区遍地开花,致使目前产能过大、过剩,法库产区必然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将会影响到明年的市场”,市场情景并不乐观。
“全国各建陶产区产品销售都不太理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分析,新产区建陶企业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无序竞争严重,激烈的价格战蔓延整个产业,企业信誉参差不齐。廖斌认为,建陶企业一直面临着能源等资源枯竭的威胁及当地政府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愿意生活在“高污染、高耗能”的环境中,环保问题更是日趋严重。
看来,建陶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建设陶瓷产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冲动”。
建陶产业重新洗牌?
“建陶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直言,建陶产业各地当地经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作为印象中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不得不面临着土地、环保、各地招商竞争、产品销售等压力,而更为迫切的是,如何让该产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
上述的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对此认为,由于物流成本的比重增加,建陶产品市场区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并直接导致了生产制造区域化,同时建陶产业拥有集群性的特征,但过于集群又易导致环保与能耗的压力,新的建陶产业格局将全面表现出大范围的相对分散,小区域的有限集中,也许一地集中100-150条生产线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在建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建陶产区彼此将在原材料优势、能源优势、相关区域优势等方面的竞争中逐步完善新的建陶产业格局与产业体系,各个建陶产区将完成自身的产业定位,我国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建陶产品制造区域化与产品销售市场区域化的特征正在全面形成。尹虹说,在这4年高速发展、扩张的同时,建陶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旧的产业格局正在开始打破,新的产业格局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全面构成,换句话说就是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打破了旧的产业格局,显露了建陶产业新格局的一些发展方向,但距稳定的建陶产业新格局的形成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此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建陶产业与产区发展已经受到行业、政府与陶企的普遍关注。
“2010年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将围绕着我国建陶产业新格局形成发展而向前迈进。”尹虹向记者描述,目前建陶产业的扩张还在继续,产业转移正在逐步到位,新的产业格局雏形已经基本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全面构成,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我国建陶产业的新格局是以生产制造区域化、市场销售区域化为表征,以成本**小化、利益**大化为实质。在尹虹看来,此时各个新兴建陶产区的强弱优劣竞争也将全面展开,面临的多种困惑或许也将随之出现。
在缪斌看来,建陶产业迅速发展了30多年,作为集群型产业对落后地区发展有着带动作用建陶产业布局区域性是一个趋势,建陶产业作为资源、能源型产业,附加值低,在工业化低的时候受到欢迎,完成任务后,带来的隐患也就显现,企业对此应该担负**大的责任,对行业发展清晰把握。
“节能减排攸关行业兴衰。”缪斌透露,节能减排是建陶企业未来必须走的路子,中国建筑陶瓷卫生行业协会将在2011年出台指导性意见,能源与利税挂钩的指导意见,把握行业发展动脉,淘汰落后产能。
更有人士认为,建陶产业黄金期早已经过去,更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下一步就面临重新洗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