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之乡“遇险” 新标准难倒七成涂料企业
互联网 10-11-19 阅读数:
记者了解到,此次换证执行的防火间距标准是在2006年12月,即我省**批危化品生产许可证颁发后的6个月后颁发的。其中,对防火间距的要求比旧有的标准大大提高了。据悉,按照旧有消防要求,办公室和生产车间的间距要求是10米,而现行的标准则需要30米;当年生产车间之间的间距要求是6米,现在则提升到12至15米,而地下储存溶剂当年的间距要求是15米,目前则要求扩大到30米。
由于顺德大部分涂料企业均建于上世纪90年代,都按照旧有的消防标准设计,故无法满足目前的标准。小刘所在的厂房建于1997年,在近7000平方米土地上分布着四五栋建筑。“其他方面都好说,但建筑间距无论怎么改,都很难达到目前的标准要求。”小刘说。
无论怎样,小刘**后还是请来了广东省涂料协会、省安监协会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专家,专门为厂区构筑防火专区和防火墙量身定做了方案。
“一拨拨专家每次的说法都不一样”
记者了解到,虽然涂料生产在顺德已有50多年历史,并广泛用于家具、家电、建筑、装修、船舶、金属、手机等各个领域。但在标准化方面却依然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涂料行业的安全生产许可标准是套用石化产品等危险化学品的标准而来的。
胡景钊告诉记者,目前的一些行业法律法规绝大部分都是政府机关和一些有名气的专家制定的,不熟悉也不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其中部分行业法规,即使企业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要求。“现在安监部门下来审查企业时,经常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整改意见,有时前半段来的与后半段来的提出相反的意见,按前半段的意见花了几十万整改,后段又说不可以,甚至提出一些违反化工行业灭火的原则,因此搞得企业无所适从。”
一顺德涂料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拨拨的专家过来,每次的说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一次安监过来,我们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小刘也证实了有关标准不一的说法,而且2006年的建规出来后,有关部门也没有规定一个过渡期期限,或者发布相关指引,使企业感到无所适从。早在去年4月份,小刘就开始着手做换证的准备工作。她告诉记者,当时有关部门曾透露,只要通过安全标准化审核,就可以优先通过验收申请换证。经过半年努力,她所在企业顺利通过了安全标准化的现场验收,但一提交到有关部门,事情就搁浅了,换证的准备又得重新来过,至今依然没有完成。
事实上,顺德安监部门在检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法规的矛盾之处。例如,按要求,涂料车间仓库应设立防泄漏墁坡,但这一要求却与物料和生产流程不相符。换句话说,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设立墁坡,就会影响生产。按照建规要求,存放甲苯等液体原料的仓库要在入口处设置不低于15厘米高的水泥墁坡,以防止原料泄漏后四处流散。但这一要求却给正常的原料运输造成阻碍。一涂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涂料进出仓的过程讲求平整、平坦;设置墁坡后,非但不能发挥防泄漏作用,反而由于地面高度不一,原料运输更容易出现倾倒。事实上,由于涂料的粘性很大,“即使万一发生泄漏,流个两三米就不会流了”。所以,“这些标准都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该企业负责人说。
对于这种标准不一以及标准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情况,胡景钊和相关企业都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引入有关行业专家参与标准制定,使标准有延续性。
在记者发稿前夕,小刘所在的工厂开始按照专家的方案进行改造。至于能否通过上级的检查,她自己也不知道。“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组织企业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顺德区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也不清楚是否能够通过,一切得等省里的专家组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