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低玩具订单进退两难生意难做
互联网 10-11-15 阅读数:
“我个人预测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可能在3%左右,在如果流动性过剩的状况继续加大的情况下,明年的升值幅度有可能接近3.5%。”艾晓光指出,如果明年人民币升值3%,我国玩具出口行业恐怕就要面临亏损的局面了。
除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刘小姐还向笔者道出了玩具出口企业面临的另外一层压力。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力度,而不少消费者也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对中国的产品有一些抵制情绪。
在艾晓光看来,玩具生产企业实际上要同时面对至少三大难题: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工人工资水平上涨。由此才出现了一些玩具生产企业面对海外订单进退两难的局面:不接订单会逐渐失去客户,工厂开工不足或不能开工,工人面临下岗;接订单则无利可图,甚至面临亏损。
“简单的OEM已经快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了,国际市场上稍微再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国内众多的玩具生产企业关门倒闭。因此,玩具企业如果不考虑主动关门(包括转向别的行业)的话,就不能只看制造这个环节,必须在玩具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上着眼,寻找机会和解决方案。”艾晓光认为只有深度挖掘产业链价值才能寻到出路。
他指出,企业还可以考虑几种可行的办法。一是在产品设计上下工夫;二是在原料采购环节,可以考虑采购联盟的形式进行“团购”,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哪怕0.5%的成本降低,对玩具生产企业来说都是很可观的;三是减少中间的交易环节,与国外买家直接交易,减少中间环节,这对买家和生产企业来说都是扩大利润空间的办法;四是加大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五是努力打造自己的名牌;六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果和效率,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七是考虑兼并重组,通过规模效应提高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