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商人玩转艺术家具 抓机遇比寻找更重要
互联网 10-11-11 阅读数:
职言快语——人在职场酸甜苦辣皆是过程
“我们的藤条家具都是纯手工编织,精细得很,就像织毛衣,一针一线都不含糊。”尹文江拿起一把欧式藤椅,得意地说,“欧洲人喜欢铁艺,亚洲人偏爱藤条和木质家具,我们的产品就是把藤条编织在铁艺的架子上,中西合璧,所以国内国外都喜欢!”现在,尹文江已经把大半的时间转为经营艺术家具。眼前的成功,对尹文江而言已经不是**次了,五年前,他还是个成功的五金商人。对于连续成功,尹文江有着他自己的“秘诀”,“我并没有什么天分,只相信勤奋二字,说细了就是勤于发现商机,勤于工作。”
眼光独到结缘藤制家具
2006年,尹文江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做起了藤制家具的出口生意。
之所以做藤制家具,我看中的就是它的“艺术价值”。虽然是小小的一件家具,但凝结的心血绝不亚于工艺品。就像这把藤椅,靠的全都是手工,一名技艺精湛的工匠每天**多只能编三把。这样的艺术家具很受外国人欢迎。随着出口量越来越大,产品销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产品已经销往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接下来我还准备在大陆推广藤制家具,把它做大做强。
塑料生意1500元起家
1992年,尹文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电力建设公司,拿着微薄的工资,尹文江有些“不认命”。在经过一系列考察后,尹文江决定下海经商。
我从小生在南马路,附近就是五金城,可以说从小就受到“熏陶”。看着别人做生意,我也很向往。我刚进入社会,也没经验,就全凭一双眼,考察了整个五金城,发现大部分都是做轴承、螺丝之类的。我觉得“物以稀为贵”嘛,做塑料应该能行。当时我也没钱,用从朋友那借来的1500块钱,开起了自己的塑料制品店。这一开我才尝到了甜头,生意很不错,后来我还从一家店发展到了三家,客户也开始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