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企业聚焦乡村市场 经济制约瓶颈有待攻克
互联网 10-11-08 阅读数:
在这项公益事业中,国内照明企业也不甘落后。雷士照明早在去年就启动了“光明行公益工程?光明下乡”捐赠活动,先后在广东、重庆等多个地区的乡镇捐赠节能灯,重点是面向当地农民群众的日常家庭照明。目前已有超过1万名中小学生和数千户农村家庭从中受益。雷士有关负责人表示,捐赠节能灯不仅是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响应和支持,更是改善当地农民群众照明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此外,欧普、通士达等多家照明企业都有相应举措,在节能灯推广过程中向当地乡村捐赠节能灯,或协助当地实施照明节能改造工程。
乡村市场潜力巨大
其实,各大照明企业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不仅仅是源于对公益事业的热衷,也是看准了中国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正逐步改善,乡村地区对道路以及道路照明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乡村道路照明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有大量的村庄道路不能实现正常照明。构架电网等设施不仅成本花费高,而且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如何解决农村道路照明问题既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企业拓展市场的良好机遇。千村计划中,太阳能LED路灯的应用应该说就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室内照明也是如此。随着节能灯的推广,在很多大中城市,白炽灯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偏远农村,白炽灯的使用量依然很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70%,因此,节能灯在农村的普及率每提高1%,相应的增量就相当巨大。欧普照明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在“绿照工程”的推广中,欧普销量的42%来自于农村,而且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因此,推广绿色照明,农村市场相当广阔。
经济因素成为推广瓶颈
当然,尽管农村市场广阔,前景看好。但是,开拓这一市场的难度并不小,这也正是很多资金和实力不够雄厚的照明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雷蒙照明负责人表示,农村市场因为渠道成本、服务成本等原因,对农村市场的开发相当不易。另外,农村市场的特点是对价格的敏感度高,而且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过于重视价格,而忽略了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