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大腕”——水头和云浮的品牌之争
互联网 10-11-04 阅读数:
人文 云浮:厂商本地人多,排斥外人。缺乏诚信。
水头:福建人勤劳、朴实、聪明,而且精明、敢拼、敢闯、敢干。厂商以本地企业为主,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外地企业,早期排外,但经过多年的融合现在已能和睦共处。但水头由于有些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也导致出现不少负面评价。
设备
云浮:设备基本上都是土锯,手扶磨机或是磨边机等简单设备,土锯出材率高,但速度很慢,从设备看这些厂家沿袭了以往个体户手工作坊。
水头:据说水头目前有砂锯194台,大理石框架锯113台。但大部分的中小厂家的设备简单,一般只是简单的圆盘踞和手扶磨机,生产速度慢。
宣传意识 云浮:宣传意识差,基本上没有作什么宣传,除了门市的招牌外。
水头:广告推广意识好,在高速路、国道、街头、楼牌、车牌等都有大量的广告牌。 营销意识
云浮:大部分的业务员几乎都是在家里作业务。几乎没有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推广。
水头:一部分厂家开始作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如溪石、康利、东升等。很多厂商两条腿走路,开拓了海外业务,内贸和外贸并举,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产品 云浮:大理石玉石为优势,板材为主,雕刻类等深加工产品为辅。
水头:花岗石为优势,但现在进口的常规大理石也出现明显的成本和产量优势,板材为主为主,建筑类异型石材为辅。 行业现状
两个地区都是以以低投入、低成本的方式经营,过于追求成本节约,厂房破旧不翻新,机械设备简单,员工少,云浮甚至大多用女工等等,通过各种途径节约成本来形成价格上的优势。市场价格竞争非常的激烈。福建水头在节约成本方面更甚于云浮,由于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众多的加工作坊,企业基本不用添加太多的设备,从加工到维修到运输等各方面专业服务外包企业。
两地评价
云浮:马路经济,空间拥挤;本地人的排外以及经营上不思变化;不愿投资扩厂;厂商竞相压价。致使云浮石材现在很多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水头。大部分的厂商出现了亏损状态。但是,目前一些专营或是很精工细作的厂商发展良好,像是专业的台面板生产厂、专业的拼花生产厂、专业的壁炉生产厂、专业的马赛克生产厂等等。
水头:市场分工细,有专业的加工队伍,可以为厂商节省大量的成本;福建人的勤劳与聪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条件优越,福建水头在很多方面已经赶超云浮。成为了国内石材的**品牌。水头石材目前厂商竞相压价,价格竞争激烈,还有大厂家的强势压力。另外,由于水头分工细,有专业的加工队伍,使得厂商们固守现状,不想添加设备,或扩大厂房,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发展方向 云浮:可从讲究技术和工艺,讲究精工和艺术,寻找新的出路。
水头:水头石材的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