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与上海世博会“浪漫邂逅”

互联网 10-11-01  阅读数:

    上海世博会又有了新的文化创意和印迹。海内外七位书画大师在陶瓷上创作的青花瓷作品近日在上海世博园滨江公园展出。此前,这些书画名家每人创作了2010幅作品,一共12060件献给世博会。这些作品画在景德镇的陶瓷罐上,而罐里装有曾获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的祁门红茶。中国**负盛名的书画、陶瓷、丝绸和茶,因为这样一个创意而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而赋予了新的价值,成为上海世博会又一文化亮点。        这七位书画作者中,既有名声远扬的徐云叔、李忠良、胡考、杨留海、梅若,也有画界新秀任重、薛珂。

徐云叔在创作中

 把书画、瓷、茶、丝绸融合起来,这一创意**终形成于去年9月。徐云叔、李忠良两位大家都有过在国外长期生活的经历。李忠良说,在国外期间,他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国外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比中国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更深,特别是青花瓷艺术。为此,他们的书画作品全部采用青花瓷表现。        世博会之前,艺术家们每人用3-4个月时间完成了2010件作品,以表达对世博会的纪念。创作非常艰苦。瓷罐是由工艺美术大师杨留海先生设计创作。因为在瓷坯上写字作画与用笔在纸上写字作画完全不同。瓷是景德镇的,瓷罐制成了半成品运到上海,艺术家们每天完成100多幅画,一直持续了近4个月。在瓷罐上完成了创作,再运回景德镇烧制,可谓跨地联动创作。        书法家徐云叔的书法作品“道德经”置于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国家元首贵宾厅,是巨幅制作。而在瓷罐上创作是小创作,他说:世博会百年一遇,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形式为中国文化留下一些印迹。        书画作品主要是花鸟鱼虫和山水风景之类。由于每一位画家的2010个作品都是亲手绘制,因此,每件作品完全不同,即使画的同样一条鱼,但是,因为用笔不同、用墨不一,所以,每一件作品都不相同,且各具形态。        在小创作的基础上,这些艺术家又开始尝试在大大小小的瓷罐上创作,**小的瓷罐是牙签罐,**大的是落地罐。用书画丰富瓷的内涵,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