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从“天价”爆跌的背后
互联网 10-10-30 阅读数:
曾经流行“一夜暴富”
在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参展商家阮文成告诉记者,“当年标出8000万元10件套的‘天价家具’,现在不到60万元就能买到19件套,价格缩水了100多倍还不止。原来卖一套家具能买一架‘空中客车’,现在可能还买不到一台越野车!”
阮文成介绍说,现在红木家具系列中的酸枝木,价格已经从当年的近80万元/吨,跌落到不到10000元/吨,价格缩水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投资渠道有限,是催生“红木乱象”的原因之一
原料价格的缩水带来的自然是下游产品的销售价格迅速跳水。记者在广西凭祥、东兴等边境口岸和南宁、柳州、桂林等家装展会、家具场采访时,绝大部分红木家具销售商认为,从2007年上半年达到巅峰以来,就一路下滑。目前,价格已经“跌落”到只有当年的百分之一,甚至二百分之一。
凭祥红木家具销售商黄翔告诉记者,2006年至2007年是价格疯涨的一年,2005年黄花梨、紫檀木的价格不过10万元至20万元一吨,2007年8月,黄花梨就达到每吨250万元至270万元,紫檀超过每吨70万元至80万元,那几年,红木家具行当产生了一个接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
黄翔说:“但现在的价格低得让人心痛,不仅原料价格超跌,家具市场也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局面。”
黄翔告诉记者,2006-2008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能有200万-300万元的进账,江浙、福建一带的老板,看到店家有红木原料,不管品质怎样,不管能否按时交货,直接就砸钱购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迅速萎缩,如今一年到头可能都进不了100万元的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