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赚的收藏品:一副扑克出价10万也不卖
互联网 10-10-22 阅读数:
古典文学名著题材是热门
不可否认,扑克收藏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李维刚告诉笔者,并非所有种类的扑克都能够升值。**,1976年以前的早期主题扑克升值空间很高。李维刚说,在早期,由于人们对扑克收藏缺乏认识,导致一些早期扑克在人们的娱乐消遣中自然地消耗掉了,极少留世至今。而这些留存下来的艺术扑克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珍品,“品相在八品及以上的早期主题扑克,市场价普遍在6000元至3万元之间。”
此外,古典文学名著题材永远是热门。据他介绍,古典文学名著扑克牌一直受到收藏者甚至一般文化人的喜爱,这类题材扑克牌多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如1980年发行的长春、天津版《水浒》主题扑克已经从每副几百元上涨到上千元。“红色经典题材的、四大名著题材的、历史人物系列的扑克都可以作为收藏的**。”
而对于当代发行的艺术扑克,李维刚表示,“主题创意、印刷、设计优秀、包装精良、有准确限量,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的纪念型扑克,很可能成为传世的艺术扑克佳品。如《共和国六十年》主题扑克,呈现了1949年至2009年的大事纪,非常具有史料珍藏意义。此外,还应该考虑是否为限量发行。一般来说,限量在2000副以内、有权威机构认定的扑克也值得收藏。”
扑克收藏是否同样存在造假、做旧等问题呢?李维刚介绍,扑克的造假做旧比较复杂,不同历史时期用的油墨、纸张等差别很大。“扑克的整个制作过程近20道工序,每一道都会留痕迹;当然,也不排除有商贩‘蒙市’,用不太老的牌冒充老牌。识别老扑克有些技巧,比如,老扑克一般裁切不正,四个圆角不对称——以前的扑克大多是四个角逐一剪裁的,现在都是用模子一次成型。再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国产扑克,一般大小王上是没有‘JOKER"标志的。这些识别技巧是需要藏家多看资料、多向行家学习,慢慢积累而来的。现在有许多扑克收藏服务机构都可以提供帮助,比如我们中国扑克博物馆每周六都有免费咨询的服务。”
要把小小的扑克牌做大 现在,有着30多年扑克“藏龄”的李维刚已经不仅是扑克收藏者,更作为扑克收藏的组织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理论研究、扩大宣传等项工作,并大力推进扑克文化的产业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风光、人物等图案在扑克牌上有所体现;20世纪80年代末,艺术主题扑克才开始出现;直到近几年,扑克收藏才逐渐‘成风’。根据收藏家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专业的扑克收藏爱好者在15万人左右。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扑克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而成为众多文化载体中的一种,能反映历史、地理、艺术、时事新闻等各种主题。”
“目前,国内为扑克收藏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有很多,我们扑克馆在全国也已经有17家分馆。我们希望通过对扑克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使其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李维刚向笔者表示,他期望能够通过各方努力,形成从策划、设计、开发、印制、宣传、普及、收藏、组织这样一条龙的产业,把小小的扑克牌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