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行业如何应对电价上涨
机电在线 10-10-15 阅读数:
一、节能家用电器大卖
国庆期间,海尔推出的新品无霜三门冰箱、智能LED电视、变频静音复式高级大滚筒、全球首台无氟变频物联网空调等100款低碳新品,就成为**赢家。据数据统计,国庆期间,海尔整体销量同比销量增长很大,赚得是盆满钵满。
因此,节能产品的研发仍然是广大相关家用电器产业应该长期关注的利润增长点,也是长远致胜市场的法宝。
二、手动或太阳能发电工具热捧
手电筒、小台灯等家用小工具如果也可以不插电板,不用电池,虽然用电量是微乎其微,但也是应对《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方式之一。
因此,小编觉得,如果五金企业能够发明一些可手动发电的充电设备或是依靠太能能、风能就能积蓄电量的产品,那也定能成为消费者市场的新宠,之前的手动发电手电筒面世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新能源汽车遇到拦路虎
新能源车目前售价不菲,不过推广效果还是可喜的。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面世,是因为汽油价格的高居不下和低碳风席卷而来而被催生,众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也是不外乎“省钱”二字。
不巧的是,根据发改委《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居民用电费用将实行按档收费。根据《征求意见稿》,**档是目前正在实行的费用,在**档的基础上,第二档的费用将至少涨一毛五分钱。第三档又比第二档至少贵5分钱,也就是说凡是有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电动车的家庭,每度电将至少多掏两毛钱。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北京的居民用电价格为每度0.4883元,距离**近的一次提价,也就是去年11月份高出3.97分钱,提价幅度8%。而按照《征求意见稿》,则新能源车家庭的电费支出将比**档高出40%。 这个现状,也提醒了广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机构在跟风竞争同时,要学会在同质化竞争中,研发更为节电的汽车电池,以为这场节电风暴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