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暗助”河北称雄红木收藏市场
互联网 10-10-12 阅读数:
家具也能投资?没错,2006年以来兴起的红木家具收藏投资潮,今年更是炙手可热,仅原料价格就以月均30%的涨幅在飙升。红木家具之所以能区别于普通家具,成为升值保值的收藏品,原材料的枯竭以及市场追捧是主要原因。因缘际会,李莲英竟然在无意中帮助河北在现在的红木收藏大战中稳居上风。
○资源枯竭有钱难买黄花梨
黄花梨、紫檀有价无市,出再高的价格也难觅,而红酸枝、鸡翅木等市场新宠,今年以来月涨30%,涨势疯狂
“资源稀缺、原料损耗严重,红木怎能不涨价。”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主任郭桦说,黄花梨、紫檀是有价无市,出再高的价格也难觅,而红酸枝、鸡翅木是目前市场的新宠,今年以来以每月30%的涨幅演绎着疯狂。
据了解,红木中海南黄花梨的老料价格每斤在万元以上。“黄金(1351.20,-3.20,-0.24%)可以再挖,而国产的这些红木却是数百年内难再生的”。资源枯竭导致现有的红木老料价格水涨船高。
2006年时,紫檀老料的价格就曾经一年翻了三番。而现在更是有钱也买不到好紫檀了。至于海南黄花梨,更甚于紫檀,早已在市场上绝迹,任谁出多高的价码,都难觅一件。
国内生产的红木家具所用的红木,主要是从印度、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进口的。目前这些木材已面临资源枯竭,联合国已明令保护热带雨林植物,禁止乱砍滥伐。
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强了对珍稀木材的保护。比如印度立法规定禁止油木出口,老挝也在**近立法限制红酸枝原料的出口。郭桦说,一些商人为了弄到加工家具的老挝酸枝,不得不先在老挝当地将酸枝木料加工成简单的家具,出口到中国后再将简单家具拆取木料加工家具,这就导致原料损耗加大。
○重金囤料江浙、河北开战
李莲英老家在河北,因为他对红木的偏爱,令多年后的现在,在江浙与河北的囤料之争中,河北更胜一筹
资源枯竭,投资有了可行性前提。不差钱的江浙地带,和有眼力下手早的河北地区,正在进行一场红木老料囤积的南北之战。
现在谁手里有料,就像端个聚宝盆一样。上个月加工一张红酸枝的罗汉榻,料钱可能只要8万,下个月想再花10万元钱进同样的料,就根本不可能。郭桦说,现在加工红木家具不如囤料挣钱。
谁在囤料?不差钱的江浙富商,这次棋差一招。比起江浙富商,河北的红木收藏囤积占尽了天时地利。
河北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清晚期鼎鼎有名的内务总管李莲英家在河北,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不少皇宫中的红木家具往河北老家偷,体积过大偷不出来的,就找木料让工匠仿着宫中的样式造一份。因为这个缘故,河北民间很早就接触到了红木,认识到了红木的价值,并且吸引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在河北聚集。“那个时候,河北因为紧临皇城,应该是相当繁荣了。由于李莲英的召集,不少南方的能工巧匠就是在那个时候来的河北”。说这话的人自称是南方工匠的后人,他不愿意向记者透露他的姓名。但是,河南一红木家具店的老板总从他这儿进料,这位老板跟记者说,这个河北人手里囤积的红木老料能值几十个亿。
“我知道他手里有一批海黄(海南黄花梨)的老料。一直都舍不得出货。上个月一个浙江人出价3万一斤,他都不卖。”河南老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