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橱柜面临“洗牌”整体厨房成新趋势
互联网 10-10-08 阅读数:
此次调查显示,30.77%的业主对橱柜企业做家电,或者家电企业做橱柜存在疑虑。是否需要保留众多发票、出了问题还得分头找不同的厂家,是他们体验橱电一体化的主要隔阂。28.57%的业主则表示,谈一体化还没到时机,“等看看市场反应再说吧”。而愿意尝试、接受橱电一体化的人群中,有超过四成人仍是奔着**大品牌而去的,这表示,橱电一体化成行成市为时过早。
专家表示,现在市场上的橱柜鱼目混珠,品质很难保证,消费者选购橱柜时,应该仔细比较。如今的贴牌产品不少,质量参差不齐。”一位**橱柜品牌负责人表示,一些不**的橱柜产品,虽然质量堪忧,使用寿命短暂,但价格往往比正规牌子的产品还要高。
那么该如何选购橱柜产品?业内人士表示,环保是橱柜品质**起码保障,正规品牌的橱柜店会主动向消费者出具环保检测报告;同时,橱柜的板材也非常重要,铰链等的品质直接决定着橱柜的寿命,很多橱柜声称铰链采用了奥地利blum品牌,其实不少是国内贴牌生产的,辨别铰链的好坏要看柜门闭合度和流畅度。
家电业VS橱柜业 整体厨房的一场“暗战”
在当前,橱柜行业内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设计、服务、创新、质量、配套、品牌等方面,有序的竞争使行业得以健康成长、规模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小的厂家因品质管理经验不足、营销技术滞后、系统成本管理等原因很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企业兼并的局面,而实力雄厚、大品牌厂家的规模则逐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同时关联行业的大厂家也看好这份肥牛,也不在“临渊羡鱼”,而是“退而结网”,有好多大牌的家电企业都纷纷投资进入橱柜业。在加上橱柜行业门槛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使得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缺少生产设备,资金不足的企业或个人纷纷加入这一行业,不计其数的“前店后厂”的“杂牌军”抢滩登陆,先期瓜分,造成“抢单”、“恶意攻击”、“相互压价”等不良竞争现象彼此起伏,对整个行业的经营品质、顾客信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正因为橱柜业目前没有什么准入门槛,过程销售灵活性较大、创造性强、基于购买对象的个性要求较大,所以此行业连一个完整的行业标准都没有,质量标准,尺寸系列,款式风格等,八仙过海、各搞各的的本事,有的甚至没有什么标准,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既而廉价劣质材料和非环保的材料大量采用引发了“价格战”,需求过程充满了不规范的服务和极差的产品交付。
致使行业内的“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典型的中国竞争形式,导致市场上产品从外观到功能普遍相同,行业集中度很低,严重阻碍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优秀企业发展的步伐。介于发达国家的厨房设备已经形成高度的系列化、标准化,具有成套性、通用性和互换性。
在我国,厨房家具、厨房电器及建筑领域之间仍然缺乏完善的配套规范,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方面,如厨房的净空尺寸,管线的布置形式和接口位置等,厂家的工业化产品在安装中常常不能适应现场的各种情况,需要进行临时修改,这种状况客观地制约了厂家的规模化生产和快速发展,橱柜的个性化与规模化、标准化的矛盾将是短时间内众厂家的瓶颈。
乐观的是,凡事利弊同行!这种现状也不断催生中国橱柜行业的壮大及健康发展的变革。随着正规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小、弱橱柜企业将在“洗牌”中退出市场,退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