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无标准“环保建材”危害消费者
互联网 10-09-17 阅读数:
“关于建材质量,我们消费者两眼一摸黑,即使商家给了产品鉴定也看不懂。只能听朋友推荐,再在摊位里看看,找贴有绿色标志的,差不多就买了。”说起采购建材,上海的张先生颇感无奈。
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内,被冠以“绿色”的建材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产品,号称是经过“环保认证”的。但是事实上,市场上的“绿色建材”并不能让人放心。国家环保总局与卫生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目前建材市场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所谓环保型建材中,近60%含有有毒污染物。
造成这一乱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目前对“绿色建材”没有强制性标准。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建材行业环保评审亟待规范。
“环保建材”危害消费者
上海的吴先生在装修新房时,特意购买了外包装上标有“经×××认证的绿色产品”、“无毒、无味,可放心使用”等字样的环保型油漆,但装修结束后,房子里的气味几个月都没有散尽,而身上也出现了很多红色疙瘩,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油漆过敏。吴先生心里纳闷儿,难道说是“绿色”建材不环保吗?
李先生在家具城看中了一套价值1.2万余元的组合家具,样品的标牌上醒目地写着:“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就因为这8个字,李先生决定购买,并要求营业员在发票上写下“绿色环保”几个字。新家具搬进房间后,房间里却开始充满刺鼻的气味。李先生于是请人来测试居室的空气质量。测试结果让人震惊,房间里所有取样点的甲醛浓度都超过了国家标准。报告说,“从采样点的位置及室内的实际情况可分析出,整个住宅中的甲醛主要来自家具所使用的粘合剂。”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2008年上海家居装饰材料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部分家装材料厂商随意标称“健康产品”、“环保产品”,但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并没有有害物质含量的国家标准和实际含量明确标注,虚假宣传、过度宣传误导了消费者的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