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资源优势尽显 云南省林木业企业已达到8309户
互联网 10-09-14 阅读数:
“只有把工厂建到林区来,企业才有利可图。我们那里土地紧张,林业种植基地建设难度太大,从西部采购原料的运输成本又不断上涨,再加上近年来企业用工越来越困难,在沿海搞林产业加工利润越来越小。”福建省南安市泛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建新对为何要在临沧市投资32亿元搞林木加工企业作出上述表示。
林木加工业产业转移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前是从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采购木料,通过数千公里的运输,在沿海生产,**后出海销售。现在云南林产业投资状况正发生着改变,云南木料运到沿海生产的模式正悄然退场,前往云南投资建设林木加工企业方兴未艾。
“新林权”寻求新出路
威信县旧城镇鲁家湾村民小组有30户148人,全是苗族同胞,这个苗家山寨地处半山区,气候温和,全村自有林地180亩,森林覆盖率达36.7%,人均拥有耕地1.57亩。“拿到林权证心里很开心,现在不仅不乱砍树,每家还把自己的林地看管得很好。人人都知道这些树值钱,但什么办法才能让它比砍下来卖掉变得更值钱?”威信县旧城镇鲁家湾村民小组长熊永刚正为全村林木成材后寻找更好的出路犯愁。
不仅熊永刚期盼着树林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省委、省政府对林产业的发展也寄予厚望。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是我省林产业发展的总目标,而林木加工业的发展则成为我省建设“森林云南”、实现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重要环节。
云南林业用地面积3.71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2.9%,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17亿立方米,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显而易见。过去,由于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政策不完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实力不强。截至2009年,云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457亿元,不到全国的3%。
林木要找新出路,集体林权改革激活了我省广大林区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但要让广大林区群众如何在林业发展中获利成为了我省林产业发展的新课题。
老产业期待新提升
“我们的产品从腾冲走向昆明,走向北京,部分出口,我们一直在发展,我们的加工工艺改进了,产品也比以前多了。但把我们放在全国,我们的企业就是小打小闹,要想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我们的产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技术改造,加长产业链,提升品牌认可度,是我们今后建设的重点。”较早从事木业加工的腾冲县林瑞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强期待着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省林业加工业主要涉及木本油料、林浆纸、木材加工产业等九大产业。目前,**企业实力不强,绝大部分林业**企业均为初加工企业,产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云南**大的林业**企业云景林纸只生产纸浆,没有深加工能力,大多数初级产品需要运往省外进行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环节都在省外。
政府主管部门为培育产业进一步发展,不断深入做实基础工作。近期,云南省林业厅和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还签署了加快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1年底以前完成林木种苗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2012年底以前完成林(竹)浆纸一体化产业、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林产化工产业、非木材资源产业、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竹藤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观赏苗木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
各地积极引导企业采取新的经营模式,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公司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力争在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和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解决企业无土地、无原料的困境,又解决农民无资金、无技术的难题,推动林木加工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新**带来大活力
“从业务员,到小老板,从卖家具到生产家具,云南的木头成就了我的事业。”苏文建从泉州来到云南已经第8个年头,一直从事着木制品行业。“苏老板”已在昭阳工业园区投资3亿元建设以家具为主的森工企业,利用昭通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引进东部成熟的先进技术进行生产,打造区域内较大规模的木业生产基地,工厂投产后将实现1000多人的就业,他的理想是“产品覆盖滇、川、黔,走向全中国。”
在林业资源不太丰富的昭通都被省外投资者看中,在林业资源丰富的临沧,林业招商引资工作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临沧通过招商引进了福建省南安市泛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临沧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世纪金源集团云南智汇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嘉汉板业、广东茂名市华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地雅集团、神宇能源和凤凰林业等有实力、有信誉的35户企业落户临沧投资林业。 仅福建省南安市泛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将投资80亿元,重点实施林浆纸板一体化项目建设和澳洲坚果、咖啡产业发展,目前已到位资金超过1亿元。
云南林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云南**林业专业投资公司,依托云南以及东南亚丰富的林业资源,搭建起了林业的融资平台与投资主体、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桥梁。2009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自身作用,推动全省林业投资,促使一批木业加工及林业相关**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省林业企业已达到8309户,其中154户被认定为林业**企业,资产上亿元的**企业34户,一大批现代“森工企业”成为带动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