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国际物联港打造“中国五金**港”
华西都市报 10-09-14 阅读数:
以产业升级为方向
北新物联港助推城市谋求产业高端
2010年,迎接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直奔‘微笑曲线’两端,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高端”战略。中心城区商品市场向二三圈层调迁以及北新国际物联港这样的五金机电航母破壳而出,正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推动城市迈步产业高端的一种必然选择。
“内部外部的环境变化,决定了商品市场调迁和在调迁中升级势在必行。”成都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中心城区大大小小的商品市场,大多数由老市场发展而来,当时这些市场还处于城市边缘,对交通、环境影响较小,但随着成都的快速发展,市场周围交通和城市环境越来越差,已经不适应城市的发展。
同时,包括金府路、荷花池等片区的传统商品市场多分散布局在二环路附近和三环路内外,不同程度地存在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交易模式落后等问题,随着近年来周边省市一大批规模大、能力强的市场加速崛起,成都商品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到了调迁和升级的时候。同时,局限于主
城区的专业市场,由于土地等原因拓展受限,只有调迁才能打破设施陈旧、业态单一、发展空间受限等困境,完成市场和商圈的进化升级。
“城市的发展,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必然培育一批新型的大型商品市场,以更科学的布局、更便捷的物流、更完善的业态、更智能化的交易模式替代传统商品市场。”北新国际物联港的投资商四川兴茂集团副总裁袁雨林认为,作为城区五金机电、小商品市场调迁承接地,北新国际物联港所处的北部新城已经凸显出强大的聚集效应,北新国际物联港作为区域重点项目,规划面积达480万平方米,其中五金机电专业卖场、商贸场馆、研发中心规划建筑体量达22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大的五金机电展销平台,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500亿元,“这样的体量和新型市场的定位,将引领成都谋求五金机电行业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
以国际化为指引
北新物联港引领行业“脱胎换骨”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对传统商品市场的一次重大超越,北新国际物联港并不是中心城区五金机电市场的简单的复制和“位移”,其代言全球信息技术第三次革命浪潮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会展模式、现代物流等新型交易模式和服务模式,将颠覆人们对旧有专业市场的认知,为成都造一座“产业新城”,引领国内五金机电行业和商品市场产生“脱胎换骨”的质变。
据了解,相比中心城区一些传统市场设施陈旧、规模偏小、交易方式落后(现金、现货、现场‘三现’交易)、布局不合理等不适应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北新国际物联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功能齐备、方便快捷,配备现代物流,具备现代展示交易功能的大型展销项目。除了五金机电专业市场、会展中心,项目还包括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餐饮休闲配套等高端商务功能,这些都将全面满足成都五金机电商品市场调迁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更值得关注的是,追踪全球**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北新国际物联港还将与国内**通信企业大唐电信合作,全面引入物联网RFID技术,建设通信基站、商务网城、物联网信息大厦、信息采集智能芯片、大型中央计算机群,实现商贸远程感知和操控,将RFID技术全面运用到交易管理、仓库管理、资产管理、定制应用、生活服务等方面,联合金融服务、休闲商业、商务办公、智慧住宅等全能配套,实现五金机电专业市场跨越式发展,打造成都**“智慧城”,形成集购物、展示、休闲、商务为一体的国际化服务模式及现代贸易体系,帮助入驻五金机电商家实现智能管理,真正对接全球商机。
据了解,北新国际物联港首期将推出A、B、C三个五金机电场馆,目前尽管项目尚未启动正式招商,但已经吸引了全国甚至海外五金机电商家的关注。截至目前,报名商家已经突破10000余户,充分证明了五金机电航母——北新国际物联港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同时,也证明了政府强力启动中心城区商品市场调迁在五金机电商家中引发的“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