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材超市发展的11个特性
互联网 10-09-13 阅读数:
一方面是外部需求萎缩,传统出口市场对我国建材商品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的效应开始显现,人民币升值改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新布局给经济带来动荡和不稳定因素。大量的出口外向型建材家居企业调转枪口转战国内,加剧国内建材家居行业的竞争。
与此同时,一些国内大型的建材家居市场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状态影响,相对于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市场面临转型压力的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上加速在硬件、软件全方位换代升级,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建材家居连锁或超市模式发展(连锁超市的管理模式,招商制的运营体制),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向于品牌化的建设,力图打造一批享有品牌优势乃至国际声誉的并具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旗舰市场。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促进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间交流,增进产品与市场间的信息互动,成为眼下阻碍建材行业发展的的一道难题。
李丹锋,在建材行业耕耘十几载,不但参与了建材超市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的角色转变。从甲方变成乙方,从流通商变成企业职业经理人。让他更能全方位审视这个行业的现状。
2010年的建材超市该走向何方?她今后的发展趋势会怎么样?她现在具有哪些特殊的属性?她的未来在哪里?面对记者的追问,李丹锋侃侃而谈。他说,2010年的建材超市走得很艰难。他说,建材超市不会消失,只要这个行业在,建材超市就一直会存在。他说,今年建材超市的竞争模式将发生转变,市场的竞争,必然让他们与传统的建材市场展开一场场厮杀。他说,建材超市的明天会优胜劣汰……
建材超市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销售渠道,从1996年年底天津家居建材超市**家店——天津东丽店开业,到现在差不多有14年历史了。在这14年里,从开始的星星之火到2004年的高速发展再到2009年后一直到现在的“业态危机”,作为建材超市它已经逐步趋于理性,成为建材行业的一个常规的销售渠道,或者说是众多销售渠道的一个补充渠道。它是众多建材销售渠道中的一份子,它不会灭亡,而且它永远像家装、分销、零售、工程、团购、小区一样,在不断发展,不断的改变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