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发展绿色建材的借鉴及思路
互联网 10-09-08 阅读数:
1996年11月,上海市建委给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达了“上海市健康型建筑涂料标准的研究”课题,并于1997年10月通过了标准审定,提出了我国**个地方性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的健康指标,见下表。
该研究课题通过审定,对提高我国绿色建筑内墙涂料的档次,促进低毒建筑涂料的发展,规范市场,保护人体健康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国家科委、国家建材局等有关单位组织制定的“生态建筑材料研究”已作为新材料被列入《国家S―863计划纲要》,正在实施中。北京、上海等市近年来先后召开了《绿色建材发展研讨会》,就绿色建材的起源,地板 姓名:刘纪鹏简介:刘纪鹏具有教授、高级研究员、高级经济师职称,国内外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发展绿色建材的前景和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中国新型建材材料(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全国新型建筑材料情报信息网为配合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在对国内外绿色建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综述性文章,对促进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生态安康建材的示范项目
据此可归纳衡量生态建筑有以下几条标准: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缓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合理的立体绿化,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巧妙利用清洁能源,降低建筑物的运转能耗,提高自养水平;应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的内涵。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国际上也称为“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国外,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只作为一个概念刚开始为大众所认识。绿色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中国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预选项目中,提出研究开发绿色建材的五大目标:①建立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体系,编制绿色建材近期与长期发展计划,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开展评价技术的研究。②开展绿色建材的探索性研究,为21世纪我国土壤改良提供种植型绿色建材和沙土固结材料及植物型混凝土的研究成果。③重点完成高掺量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城市固态垃圾在建材领域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建成年产120万吨粉煤灰制品生产示范线一条旧处理100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集料生产线一条;60万平方米城市废塑料HB复合板生产线一条;10万平方米废沙废玻璃彩色玻璃陶瓷板生产线一条。④开展灭菌健康生产陶瓷、电磁屏蔽材料,调光、调温材料的研究,为21世界开发一批绿色建材提供配套的生产技术。结合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展废气交货与利用技术的探索研究等等。下面推荐几类绿色建材:
其一,空气净化建材。人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新世纪的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不仅要舒适、洁净,更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西欧等一直致力于对保护环境建筑及保健环境建材的研究。日本开发的“光催化材料”是净化功能材料的一场革命。将玻璃、陶瓷等作为载体,加入TIQ光催化剂,在紫外线光照下,使空气中水分和氧气转化为活性氧自由基,然后这些游离的自由基使SO2、NOX等污染气体转化成各种无害的气体或酸类。
利用光催化剂原理净化空气,不用动力,也不用化工原料,只以紫外线为条件。为了提高光催化效率,大阪府立大学正在研究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Ecoodevice(株)**近发明了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的方法,即用某种材料在TiQ2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它使光催化效果提高了10倍。此法准备用于湿式太阳能电池和净化功能建材方面。日本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大阪府立大学等很多研究部门,已进行净化NOx功能的墙体的实地实验,预测近期内可能实用化。三菱Material(株)1999年开始正式生产光催砖――“野草”,据报道,**生产连锁店共15个厂家,年产量900万平方米,价格每平方米1.2万日元,NOx的净化效果可达80%。日本的大谷石是具有除臭、吸湿功能的天然的净化材料。此外,沸石和铁多孔体等都可作净化空气的材料,但它们都不能解决长期使用的问题。至今,只有光催化净化技术才能对空气进行长期的净化作用。
其二,保健抗菌建材。自然界中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主要是靠植物光合作用,而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时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态环境除了气、水、地环境以外,还包括微生物环境。但是微生物带给人类健康的隐患和威胁却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病源性大肠菌O―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因此,日本掀起了“抗菌热”,不仅在医院、公共场所和住宅,连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逐步采用抗菌材料。抗菌剂的年销售量超过了210亿日元,生产厂总计100家以上。抗菌制品销售量达500亿日元以上。日本**大的两家建筑用瓷和卫生瓷的公司INAX(株)和TOTO(株)的产品现已大部分改为抗菌制品。抗菌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们用的银或铜容器,这种容器中留存的水不易变质。20世纪开始用于衣。食、住方面以控制有害微生物。80年代出现抗菌、防臭的纤维制品之后,抗菌制品陆续涉及木材、涂料、塑料、金属、食品化妆品以及电话、计算机、文具、玩具等人们日常接触的物品。抗菌材料可分为无机抗菌材料和有机抗菌材料。后者使用寿命短,且对人体有害,不易用于建筑材料方面。现把无机抗菌材料分别说明如下:
1)金属氧化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性。抗菌效果依次为:Ago、CuO、ZnO、CaO、MgO。
2)含金属离子的、以硅酸盐为载体的抗菌剂(**代)。金属离子的抗菌效果依次为:Ag、Co、Ni、Cu、Zn、Fe……常用的是Ag、Cu、Zn等。
3)光催化抗菌净化材料(第二代)。光催化抗菌或净化都是利用光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如TiQ2抗菌净化材料同时具有净化、自洁功能和抗菌功能,并可长期发挥作用。因此,这类产品在环保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目前,在生产上采用溶胶凝胶制备陶瓷、搪瓷和玻璃制品时,需用**设备,控制难度较大,产品的成本较高,且抗菌性能较差。
4)稀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第三代)。为了弥补上述抗菌的不足和使其更为方便地使用,中国建材研究院研制了新一代的抗菌材料。它采用了稀土离子和分子的激活手段,充分利用了光催化作用能主复合盐的抗菌效果,以达到并提高了多功能抗菌效果。制造抗菌陶瓷时,充分体现了现用的陶瓷釉成分及远红外陶瓷和抗菌陶瓷的**优配方。
5)应用领域,即涂料、塑料制品、保鲜;纤维、无纺布制品、衣料;搪瓷制品、金属板、建筑卫生陶瓷以及陶瓷制品等。
其三,多功能的绿色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