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国际门业展览会掀起新一场门业风暴
互联网 10-08-31 阅读数:
木门进军异地市场,除营销渠道外的**大问题是产品质量。由于各地区平衡含水量不一,异地生产的木门很可能开裂变形。笔者在展会中接到数十家厂商的宣传单,宣传集中在产品原料、外形、功能和环保方面,很少提及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完善才能为木门品牌赢得良好的口碑,实现全国性商业布局。
产品标准化
盛典木作设计所所长周援在专题讲座“中国木作成品化战略升级”中指出,中国传统木作模式“现场制作”,近10年已演变成商家量尺、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的“套装”模式,并向工业时代成套木作的“成品化”模式演变。
我国初步达到工业化生产木质套装门的企业超过3000家,门业现状大致相当于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产品规格无序。欧美门业经过优胜劣汰,如今只有6种款式。统一规格是中国木门发展的必然趋势。圣象?合雅木门等企业推出的“标准门”,在保证质量、避免资源浪费、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还用现货供应克服了交货期长的缺点。
质量规范化
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扶植和价格优势,我国木门贸易顺差很大,但进口比出口每吨贵出3倍之多,其根源是我国木门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木门业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投诉率高,已是行业公认的事实。单就木门材料而言,实木门的出厂价格少则2500元,多则上万元;实木复合门价格1000~3000元;工艺门价格400~1000元。而消费者很难从外观辨别,很容易被无良商家欺诈。不久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木质门诚信企业表彰大会”,对木门的质量保证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