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建材下乡扩内需 导演“共赢不是传说”
互联网 10-08-27 阅读数:
目前,国家为应对需求缺口,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底起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根据森林抚育的**佳时机,财政部紧急拨付试点补贴资金5亿元,首批下达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500万亩,中央财政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对试点森林抚育工作进行补贴。可见,在消费市场呈现大缺口和国家大力财政补贴的背景下,农户可以从种植、管护、加工、销售、运输、售后各环节中,实现增收渠道的多元化。由此可以将农村中未能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吸纳到木制建材生产、销售及售后整个链条中,解决农民种的隐形失业问题,为农户增收带来持久的动力。
企业唱戏:沉渠道布局农村市场
目前,各大木制产品企业在一二级市场中角逐激烈,且已形成基本稳定的市场占有份额。而对于农村这块巨大的“蛋糕”,其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通过木制建材下乡,企业将其视角转向农村,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创先研发和生产出更多适合农民消费特点、适应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木质产品;另一方面,开拓和扩展在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缩小城乡间差距。
农民对木质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转向健康、环保、低碳,但品牌企业在农村的传统销售渠道很滞后,大多以小型专卖店为主,尚未构建系统的售后服务网络,维修、更换或退货主要依赖距离较远的县级城市设置的服务机构,这就要求企业在将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潜力转化现实购买力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农村基层这些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特征,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满足三四级市场对各环节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经济实力较弱,加之消费观念的滞后,对木质产品的购买数量有限,导致企业难以开拓三四级消费市场。通过实行“木制建材下乡”,农民能以较低价格购买到木质地板、木质门等产品,无疑加大了购买数量,使得木质产品在农村消费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提高。企业要开拓三四级消费市场并有长足的发展,还必须完善送货上门、安装、维护、售后服务等方面,创建三四级市场销售网点的同时,全方位、多维度的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做足做大才能为销售带来持续的动力。与此同时,将“木制建材下乡”与新农村建设、县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将进一步巩固企业在三四级消费市场的地位,扎根于农村巨大消费市场的内部。
木制建材产品品牌拥挤的现状以及农户对产品和服务消费观念的转变给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佳契机,通过行业整合凝聚成大品牌,大企业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对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促使企业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及时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终创立在民族品牌,在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