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向涂料“傍名牌”现象说“不”
中国建材报 10-08-24 阅读数:
近年来,涂料行业的“傍名牌”现象愈演愈烈:有的使用**企业的名称或其中的部分关键字眼作为自己产品的名称;有的是将**企业的商标作为自己商号在境外登记或抢先注册。这些行为令不少消费者无法分辨,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花高价买了不合格产品,既损害了正规名牌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又干扰了涂料市场的正常发展。值得庆幸的是,各地工商部门对这种“傍名牌”行为已开始进行坚决打击,各大商家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维权,立邦就是其中一个。
近日,网上关于“立邦美家园被指甲醛超标,刷漆后致人头晕恶心”的报道,将涂料行业的“傍名牌”现象再次推到风口浪尖。此外,湖南、贵州等地频频发生不法商贩用假油漆冒充品牌油漆的事件,也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涂料行业“水很深”,消费者容易买假货
据有关机构统计,用“立邦”商标加上前缀、后缀,如“新时代立邦”、“新一代立邦”之类名称达一百多种;还有的企业恶意注册以“立邦”为字号的企业名称,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
作为涂料产品的直接效果体验者,消费者们通常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在不法商贩的如簧巧舌下,不能分辨涂料产品真伪或者品牌专卖店的真伪,因此在真伪辨别方面处于**的劣势。对这一现象,立邦等各大涂料企业也曾多方努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如立邦在今年的“3·15”期间公布了约束自身、主动禁止经销商在网络售卖立邦产品的禁令,但凭借企业一己之力,显然难以根治,消费者依然容易“买假货”而受到权益的侵害,甚至身体健康也会被劣质涂料损害。
保护消费者权益,立邦内外结合打击假货
面对“傍名牌”现象,立邦涂料公司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有些企业花1万元注册一个所谓的名牌公司,再用“傍名牌”的企业名称大规模发展加盟企业,就可以让真正的名牌企业苦不堪言。
北京消费者协会有关专家称,不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的企业将无法实现良性运转,更无法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通过法律形式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为企业自身赢得宽广的市场竞争空间,又能担负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这种做法可从根本上遏止“傍名牌”现象的泛滥。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也表示,搭名牌便车、“傍名牌”导致企业商标功能淡化,违反了市场交易中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这一行为。
面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傍名牌”现象及假货销售行为,立邦公司通过更全面的对消费者服务来维护消费者权益:早在多年前,立邦公司整合线上线下,提供全面的真伪鉴别服务,消费者可以透过立邦网站、客户服务热线、短信查询产品真伪,立邦各专卖店和卖场也可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产品真伪咨询服务。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钟中林提示消费者:除了在上海、廊坊、广州、成都四家工厂生产外,立邦公司没有授权其他任何工厂代工生产,也不会有监制字样出现。”钟中林表示,“傍名牌的涂料对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有的商家为了赚取利润,甚至只卖傍名牌的涂料。作为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建材原料,如果使用劣质涂料产品,其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质等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立邦对内一直都投入巨大精力在销售终端进行打假维权,并在今年全面禁止经销商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实现严谨自律,杜绝网络假货源头。然而,对隐藏在全国各地建材市场的假冒产品供应商,凭借立邦一己之力,很难真正杜绝假货出现。因此,立邦从去年开始就在网站上公布了真伪产品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够让消费者更为简单有效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专家建议: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自身权益,消费者可到立邦公司指定的专卖店和卖场购买产品及接受专业的服务,以杜绝被不法侵权行为所侵害。
资料链接———立邦专卖店的真伪鉴别方法:立邦专卖店的店铺招牌由英文“NipponPaint”,n标识和中文“立邦漆”组成,店内具有统一的立邦公司专卖授权证书,上面有**的专卖授权号,店内跟进立邦当季主题,设有形象背景墙。而更简便的方法就是上立邦网站查询所在地的立邦专卖店地址。
立邦产品的真伪鉴别也不难,因为立邦所有产品都有产品标识码,消费者购买时可先确认标识码的完整性,是否有刮擦痕迹;同时,立邦的净味技术平台已在 2009年建立,**简单有效辨别真伪的方法就是在购买涂料后,直接开盖闻味,真正的立邦产品没有添加香精,真正的低气味,而假货则相反;立邦产品的调色性能**,消费者可以在所有专卖店享受立即调色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