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结构住宅: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中国建设报网 10-08-13 阅读数:
轻钢结构住宅可实现住宅产业化
王明贵说,轻钢结构住宅顺应了住宅产业化的要求,《规程》的实施将促使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如在青海玉树的灾后重建中,大量轻钢结构住宅成为地震区**。这次灾后重建提供给百姓的住房是**性住宅,50年设计寿命,实际使用时间可达70年-100年。
同时,政府提出的“建材下乡”,也让轻钢结构住宅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轻钢结构住宅成为“整体房屋下乡”,为广大农村提供成套住房体系,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真正实现了绿色居住理念。
王明贵说,轻钢结构住宅相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并非建筑材料简单的替换,而是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出现,需要一系列与该体系配套的建筑材料给予支撑,如在研究轻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同时,还需同时研究配套的墙体材料以及其他建材,这是一种综合配套的新建筑体系,而不是单一建筑材料的替换。
在国家住宅产业化政策的带动下,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空间巨大,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西北地区(处于地震带上),就非常适合建造轻钢结构住宅,不仅绿色而且抗震。
王明贵指出,在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链。在实际应用中,可选择的与轻钢结构住宅配套的轻质板材品种太少,质量也不高。许多轻钢结构住宅企业没有把重点、难点放在轻质外围护体系和轻质楼板的研究开发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发展。但是,随着相关技术标准的出台,将会有力推动与轻钢结构住宅配套的新型建材的研发。王明贵说,目前,国内在轻钢结构住宅领域做得比较完善的企业为数不多,个别企业在轻钢结构住宅领域的研发方面注重配套研发,有**的体系,在北京小汤山新农村建设中有应用,无论从使用功能上还是造价上,基本上都能满足要求。**初,轻钢结构住宅推广难的**主要原因就是造价高于同等面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但在研发中只要注重体系配套,就能有效控制成本,每平方米的造价在1500元 1600元之间,在北京地区已经与同等面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的造价持平。
王明贵指出,鉴于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鼓励企业研发成套的轻钢结构住宅专有体系,先在企业内部实现局部住宅产业化,再逐步形成全社会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做到的,而全行业、全社会的住宅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推广。事实上,住宅产业化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
轻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可持续性住宅,在未来的城市或农村将大量采用,让人们的生活远离建筑垃圾的侵扰,使“马自达生态城”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和乡村,真正实现绿色居住。
王明贵说,轻钢结构住宅的意义不仅在于“绿色”,更在于它具有产业化的特色:可工厂化生产,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厂造房子,现场集成装配,质量可控,能满足住宅质量和数量的双重要求,是建筑业的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标志,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