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诸多挑战

新民网 10-08-09  阅读数:

  高层建筑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如上海的金茂大厦高420米,广州的新电视塔超过600米,大连的国际贸易中心325米,北京的国贸三期330米。每一个超高层都是**无二的。北京国贸三期运用了哪些施工技术?技术的难点在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施工方中建一局建设公司,试图剥开华丽的建筑外衣,发现超高层建筑的科技挑战与系统魅力。

  挑战来自方方面面

  站在北京CBD区域向上仰望,只见塔状结构的国贸三期直入云霄,主楼以其74层共330米的高度树立北京的新地标。国贸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主塔楼总高330米,地上层数为74层,地下4层,是目前北京的**高楼。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诸多挑战

   国贸三期主塔楼主体结构为筒中筒结构,即外部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筒体与内部的型钢混凝土支撑核心筒体的组合。抗震等级8级,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为世界超高层建筑结构所罕见。钢结构截面大、单件重、连接复杂,总用钢量达5万多吨。现场安装从2006年7月26日开始,经过业主、设计师、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仅15个月就完成了330米高楼的结构施工。

  对于工程师来讲,超高层建筑意味着一场艰巨的挑战,有着普通高层无法比拟的刺激,所以也是工程师难得的机会。100米高度的建筑现在比较习以为常,标准统一,技术成熟,经验丰富。但面对250米以上的超高层,麻烦是非常多的。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以及难度系数的增加,不只是高度的增加那么简单。

  超高层由于其不同于一般高层,施工要充分考虑设计意图,提出合理的建议优化方案。需要考虑结构加载部署、施工垂直运输、施工供水供电、消防措施、安全措施,外架的合理安排 如爬升架的结构和装修协调 ,各专业工程的穿插、信息统筹、预处理机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设计施工难点的QC攻关等等。

  难点――混凝土浇筑

  国贸三期工程为超长大直径工程桩施工,设计单桩承载力2800吨,为北京地区**大荷载试桩。开始组织施工主楼工程桩时,主塔楼基础底板下面共布置350根1200毫米直径梅花形布置的工程桩,桩长为56米,为北京地区成桩**深、直径**大的桩基础群。通过组织工程桩的施工,他们在成孔施工工艺、钢筋笼对接工艺、孔底沉渣控制、成孔垂直度控制及静载试验检测工作等一系列施工难点上总结出成套的施工工艺。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