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铁矿石进口连跌仨月 大额顺差再现
互联网 10-08-06 阅读数:
种种宏观活动迹象表明,中国钢铁业今年年内的“二次去库存化”已然开启。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说,今年3月到5月,钢铁业曾经有过一轮库存数的明显下降,是次调整被认为是行业从淡季向旺季过渡的常规去库存。而业界未料到的是,7月中旬开始,钢铁业的库存数开始非常规地下降。
中钢协8月3日发布的行业报告中也提及库存压力,“在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情况下,全社会已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并促使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加上钢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有的甚至亏损并开始减产。”
中钢协通过对78户大中型企业进行统计,6月末企业钢材库存1030.11万吨,比年初增加290.47万吨,增长39.27%。
徐向春说,库存的压力源自钢铁产量的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下游需求增长的幅度。
根据中钢协上述报告,今年初,市场对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钢材价格上升的预期过高,以致上半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同比增长超过20%,相当于年产粗钢6.5亿吨的水平。
反观下游,其需求增幅却呈现放缓趋势。金融危机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退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以及新开工项目的增幅开始回落,使得中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近几个月的增幅持续放缓,这一指标已经从1月的同比增长27.4%逆转为6月份的下降1.14%。
贸易商暂停囤矿
在钢企“二次去库存化”的同时,高昂的铁矿石价格也制约了中国钢厂的采购积极性。
由于延续多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被季度定价模式所取代,经过连续两个季度的定价上调,铁矿石的到岸价在4月左右一度达到190/吨。相应而言,中国钢产品的价格却未能同步提升。
前述沙钢集团人士说,在利润受挤压的情况下,大部分钢厂暂缓了进口采购,大钢厂们仅仅保留了长协矿的进口。实际上,由于2009年中国进口商对铁矿石的超量进口,钢厂手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库存储备。
与此同时,一度高涨的贸易商采购活动,大部分已经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