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1000亿五金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新闻网 10-07-28 阅读数:
“补锅修水壶磨剪刀——”三十年前,浙江永康老一辈的五金人挑着担子一边拉开嗓门吆喝道,穿街走巷出现在浙江各个城市和村庄,修小五金的手艺,当年他们凭此赖以生存;三十年后,中国8000亿的五金产业,其中1000亿以上产值出自此地。
从手艺到创意的蜕变
今年六十二岁的吕强,现任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企业去年是当地纳税百强企业之一。这位老人,四十年前也是当地外出的匠人之一,为养家糊口,18岁的他收拾简单行李,就外出学艺打铁,在安徽、杭州等地制作如锄头、镰刀等之类小农具。
而今,他的企业成为世博会指定供应商,印有世博会LOGO的系列真空保温杯,也成了观光者随手买来当作纪念品或赠品礼物。“能成为世博会官方制定生产厂家,得符合很多要求和条件,尤其是产品品质要过硬。”哈尔斯的一位高管拿着产品向记者介绍道。
在系列世博保温杯中,其中一款带提手的橙色杯子尤为引人注目,工作人员指着杯子上提手的一个小开关介绍道:“这个一个小小的设计,使得这杯子可以挂在包上或墙上,因而很受欢迎,尤其是外出旅游或户外活动,很方便。”
而这个小小的设计创意竟然出自一位学生阎俊之手,他是在设计大赛中被发现的。2006年起,哈尔斯连续5年参加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的冠名协办,从设计大赛中挖掘产品设计灵感。目前,哈尔斯公司拥有有授权专利77项,29项新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包括1项发明专利。
从输出手艺匠人到创意产品开发,永康一路走来,用了三十多年。其间经历了模仿、专利官司到反侵权专利官司等,熟悉永康五金业发展的当地人告诉记者,永康五金业的模范能力非常强,只要国际上出现一个新产品,一周后,永康市场上就能出现,然而**近几年永康也因此而使得此类法律诉讼案件数量大增。因此,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象吕强这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