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客居世博 穿越两千年追忆深宫往事

腾讯世博媒体联盟 10-07-21  阅读数:

  上海世博会河北馆内,静静安放着一尊青铜宫灯。宛如执灯宫女的造型,让有心人一眼认出它不凡的身份——这是迄今出土的汉代灯具之**,长信宫灯。其结构之复杂、设计之精巧、形象之优美,为它赢得了“中华**灯”的美誉。即使在卧虎藏龙、珍宝迭出的省区市馆内也不遑多让。

  在河北馆内展出的,是出土于西汉古墓的长信宫灯的复制品。尽管如此,这件完全按古代工艺仿制、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复制品,依然能够让游客触摸到两千年前的厚重历史。那些于历史幽光中忽明忽暗的古老往事,也得以一一浮现,娓娓道来。

  2000多年前的“环保灯具”

  “镇馆之宝”长信宫灯,被放置在河北馆**个展厅**醒目的地方。尽管此次造访世博的只是复制品,真品依然留在河北省博物馆,但其精巧的做工造型,以及斑驳的鎏金表层,堪称形神具备,也足以让人遥想两千年前西汉皇室生活的奢华考究。

  长信宫灯由青铜铸造,高48厘米。其外形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轻宫女,身着曲裾深衣,发髻上戴着头巾。宫女跪地,左手执灯,宽大的右袖成为自然的灯罩。她的头略向前倾,神情专注而恭敬,姿态拘谨而不失曼妙。乍一看宛如人俑雕塑,而不是一盏青铜灯具。

  既然贵为“中华**灯”,长信宫灯可不仅仅只有美貌。其**神奇之处,就是宫女罩住灯座的“长袖”,它让宫女中空的身体与灯座连成一体,形成天然的“烟道”。由于汉代照明所燃的大多是动物脂肪,烟尘较浓。长信宫灯的独特造型,让烟尘能顺着右臂“烟道”进入宫女体内,中空的体内注入清水,能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堪称一盏古老的“环保灯”。

  考古学家“妙手回春”

  汉代灯具分等级,平民百姓用陶制或瓷制灯具,而皇室贵族多用铜制或玉制灯具。由青铜铸造的长信宫灯自然出身不菲。1968年,考古学家在河北满城的一座古墓的后室里发现了长信宫灯,一同出土的还有仅皇帝和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陪葬品——金缕玉衣。经鉴定,这座古墓属于汉武帝的胞兄——中山靖王刘胜。

  2000多年来,长信宫灯一直长眠在刘胜妻子窦绾的墓室中。而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一堆残破的部件。窦绾的墓室从来没有盗墓贼光顾,却因为太过古老而崩塌,压坏了原本放在室中案几上的长信宫灯。考古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摸索,把这些零碎部件拼接在一起,精美绝伦的长信宫灯得以重见天日。

  这场劫难反倒让长信宫灯的结构真相大白。汉代的能工巧匠用青铜分别铸成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座、灯盘等部件,再组装在一起。这让宫灯结构更为精巧,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以调节亮度和光照方向,也便于拆卸和清洗。

  追溯**初的归属

  长信宫灯在地下的这两千多年漫长岁月,远不如它曾在人世的那短短不过百年的时光跌宕起伏。它曾经辗转多人之手,沉默地旁观一幕幕血光杀戮,一段段悲欢离合,**后不过幻化成65字的铭文,轻描淡写地记录着长信宫灯曾经的归属。

  铭文中**常见的,是“阳信家”、“长信宫”、“内者”、“尚浴”几处。其中“阳信家”的字样有6处,字迹工整清晰,余者大多潦草浅淡,显然是不同时段铭刻的。据考古学家推测,“阳信家”,应该是长信宫灯的**个主人。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