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重组通钢再起波澜
互联网 10-07-09 阅读数:
重组路曲折控制权是关键
通钢重组,可追溯至2005年,吉林省在主动邀请鞍钢重组通钢时,选择了报价更高的民营企业建龙钢铁。建龙钢铁出资8亿,加上吉林建龙的6亿元净资产,拥有了新通钢36.19%的股份,吉林省国资委拥有46.64%的股份,剩余股份归华融资产。但在2009年7月,建龙集团二次入股通钢时,计划持有通钢65%股份,但遭到通钢职工的反对。造成了建龙委派的总经理陈国君在7月24日被围殴致死的事件。
2009年下半年,吉林省国资委重新引进通钢重组方,再次邀请鞍钢和首钢重组通钢。但由于种种原因,**终鞍钢没有满足通钢提出的重组条件而放弃,进而首钢成为了重组通钢的另一候选对象。
“首钢对通钢的整合,还是战略上的考略,**是看到东北的市场,可以说是在东北市场的战略布局。”张士宝认为。而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曾对记者表示,首钢重组通钢的动力在于,重组符合首钢发展的整体规划。 而据知情人士表示,承诺既出资又出技术的首钢,则希望无论在改造通钢过程中,还是通钢“脱胎换骨”后,都能对其掌握主动权。这样似乎控制权成为了首钢重组的关键。
据分析人士表示,首钢通钢重组不成功,很有可能是在考略控制权方面的问题,因为在权力再分配、通钢改造计划这两个方面双方都对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预期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