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面临新挑战 转型升级拓展新空间
新华社 10-07-08 阅读数:
金融危机给“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冲击,2009年全年出口总额下降达16%。经历了金融危机中的艰难跋涉,虽然今年前5个月全国出口大幅增长了33.2%,但制造业长期粗放发展带来的“阵痛”仍在持续。
在“中国家电基地”浙江慈溪,主要生产小家电的华裕集团下属几个分厂“几家欢喜几家愁”。“去年我们就开始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但调整进度相对较慢的分厂目前的形势不太乐观,出口迟迟上不去。”华裕集团总经理黄照奇说,“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设计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非常短缺。”
他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去年底一有订单就接,而今年有色金属、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扬,利润空间被压缩了,波动的汇率也对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增加了变数。
不仅是生产成本的压力,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摩擦也给“中国制造”带来挑战。仅今年一季度就有10个国家对我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目标国和**大受害国,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严控“两高一资”、淘汰落后产能的国家战略也让“中国制造”的升级转型变得日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