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寿山石借力上海世博会“涨”身价
中华工商时报 10-06-28 阅读数:
世博会引领收藏新潮流
“此轮寿山石收藏热的兴起,除与投资渠道变化有关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非物质文化寿山石雕传承人冯久和及其弟子陈礼忠创作的两件寿山石雕作品献展世博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福建省收藏协会的专家介绍说。
本届世博会,福建省参博办专门从全省数以万计的寿山石雕作品中遴选出两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福建馆显著位置展出。巧合的是,这两件作品的创作者竟是一对师徒。
师傅名叫冯久和,是福建寿山石雕界泰斗级人物,尤擅花果篮主题作品的创作。他送展的作品名为《争艳》,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花果篮,重约20多公斤。徒弟名叫陈礼忠,是一位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雕刻寿山石的山水、花卉、禽鸟、动物、人物,尤其精于鹰及荷叶的雕刻。作品深受海内外藏家和机构的收藏。他献展的是目前世界上**大的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为福建馆镇馆之宝。作品重约600公斤,宽0.78米,高1.4米,厚0.56米。作品中,一凤一凰上下齐鸣,56只形态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颗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56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富强。
“借助世博会平台,《春声赋》不仅宣传了福州寿山石独特的文化艺术,也极大地提高了寿山石雕的国际**度和影响力。”专家称,每一届世博会都将引领许多新的潮流,大型寿山石雕的首次参展,必将引发新一轮收藏热潮。
1.3亿保额刷新纪录
“大型寿山石雕献展世博会,这在世博历史上还是**次。”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野说,目前有过文字记载的寿山石参展世博的资料基本没有,但从早期一些世博会留下的照片中,曾发现过印章等小件寿山石作品的影像。“但像《春声赋》这样的大型寿山石作品,肯定是**次走进世博。”
周野说,如今的寿山石价值一点也不逊色于西方的钻石、珠宝,但很多外国人并不懂。寿山石进入世博,就是要借助世博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寿山石这颗东方的“钻石”,进而了解寿山石工艺。更让周野等业内人士兴奋的是,本届世博会,福建官方还为《春声赋》在展出期间投保1.3亿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寿山石作品中**高的承保金额,创下了新的纪录。
关于这一估价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2005年5月,众多媒体以“福建天价巴林石价值1亿元”为题,报道了一件鸡血石王,高68厘米,宽37厘米,重36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大、成色**好的鸡血石,市值在1亿元左右。专业人士认为,《春声赋》比起这块巴林鸡血石王其身价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面世的寿山石雕多为中小件,而《春声赋》则硕大无比,实为独特的稀世精品,遂给出比较适中的1.3亿元的价格。
“这不仅是对寿山石技艺的一种肯定,对寿山石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专家表示,“收藏热的形成将带来新的挑战。对于雕刻家队伍而言,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对于收藏投资者而言,艺术鉴赏眼光和正确的收藏理念不可或缺。这也是此次寿山石雕献展世博会对源远流长的寿山石文化提出的新的时代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