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堆里捡回宝 石门墩竟是明清文物
扬州晚报 10-06-28 阅读数:
捡废品时,海淀区青龙桥街道的李玉财从拆迁的废墟里抱回了一个做工精致的石门墩,他怎么看都觉着这是个宝。昨天上午,经专家鉴定,这果然是一件文物。
在李玉财爱人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了搁在家门口的这个石门墩,上面还放了些杂物。石门墩宽约70厘米,高约50厘米,厚约20厘米,从外形上看,应该是由整块石材雕刻而成的。整个门墩须弥座、抱鼓等主要部分比较完整,抱鼓上还雕刻有精致的花纹。门墩上有类似狮子的动物造型,只是头部受损,但仍可辨认出细致的雕工。
李玉财告诉记者,这个门墩是他半个月前和朋友去北坞村捡拾废品时发现的,当时觉得挺漂亮,李玉财决定搬回家。
记者昨天将所拍石门墩的照片发给海淀区文化委的文物部门。文化委文物执法分队负责人表示,从外形、材质上看,石门墩应该出自明清时期,在当时的一些大户人家四合院门外使用,是一件一般文物,具有保护价值,他们将派人收回,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