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级钢铁”即将出世 用废铁制造不依赖铁矿石
互联网 10-06-25 阅读数:
我们的口号是“开发出强度为现代钢铁的2倍,寿命也为2倍的超级钢铁”
日本将不需要铁矿石了,所有的废铁都有可能被制造成“超级钢铁”。这也必将是中韩等国要走的路。
日本从1997年开始研究具有高强度和长寿命的“超级钢铁”。日本研究“超级钢铁”的初衷是什么?“超级钢铁”会对传统钢铁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日前来到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对该机构新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从1997年就参与研发“超级钢铁”的长井寿进行了采访。
日本研发“超级钢铁”是为了适应未来发展
《经济参考报》:日本研发“超级钢铁”的背景是什么?
长井寿: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当地钢铁建筑毁于一旦,引发日本学界对钢铁材料重要性的思考。为了适应未来发展,很多学者提出要开发更坚固的钢铁材料。这是研发“超级钢铁”的起源。
《经济参考报》:“超级钢铁”的研发分为**期和第二期,各期的目标是什么?
长井寿:**期从1997年到2001年,第二期从2002年到2007年。**期的口号是“开发出强度为现在钢铁的2倍、寿命也为2倍的超级钢铁”,具体有4项内容:一是把在日本利用**广泛的低碳素钢铁SM490的强度提升2倍,并保证其可以焊接使用;二是将螺栓的强度提升到180OMPA;三是为了提高热效率,将用于制造火力发电设备的钢材料的耐热温度从600℃提升到650℃;四是制造不易生锈的钢铁。这4个目标在**期结束时就基本实现了。
《经济参考报》:效率如此之高,原因何在?
长井寿:我们总结了以下4点成功经验。一是设立高目标,我们设立的目标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二是加强同民间企业、大学研究人员的交流合作。以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只是研究所内部专家闭门搞研究。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向企业和大学敞开大门,有来自民间企业的经营者80人和各相关大学的教授150人参与。三是在项目运营和管理上分成4个小组,请民间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的领导参加,一年举行两次分科会,就项目进程和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和讨论。讨论会上,各方都毫无保留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四是利用新手段和新设备进行试验。为了得到更精确的参数,我们独自开发了100多种新的试验设备,其中有20多种还申请了专利。
《经济参考报》:你们具体开发了哪些新设备?
长井寿:我们开发了能穿透钢铁的电子显微镜。在原有的钢铁中添加多种新元素时,通过这个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元素在钢铁结构中的分布状况。在对钢铁进行耐疲劳试验时,还发明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疲劳机,以前的机器只能试验100万次,现在可以在相同时间内试验10亿次。另外,我们还花了10年时间研制了一个模拟场景装置,叫“腐蚀模拟实验室”,可模拟真空状态下刮风、下雨等各种自然现象下钢铁的变化。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收集数据,并分析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制造钢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以前一直认为下雨时钢铁易生锈,但后来我们发现,如果钢铁沾满了海盐,那么越是下雨就越难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