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钩织仿古陶、古瓷 投资6万开工艺品店
互联网 10-06-22 阅读数:
钩织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掌握了钩编渔网的技艺,从那时起,这一古老的手工工艺不断发展并延续至今,创造出了无数民间工艺精品。
现如今,有商家在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的同时,加以改造创新,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将彩陶文化、青铜文化以及陶瓷艺术,用钩织工艺加以诠释,创作出了独特的手工钩织艺术品,并不断推出玩偶等新品。开店第二个月就实现了盈利,现在北京已经开了两家店,第三家店以及外地开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
巧手钩织精美艺术品
在北京798艺术区797路A05号楼,临街的店面,有一家名为“红典轩”的店。走进店中,记者看到,墙面几乎全是用天然苇席或者直接用麻布装饰,货架则全是未经深加工的原木货架,透着天然的木质感觉。
店里面自然分割成两个区域,进店后左边靠近里面的区域以陶瓷、青铜器造型为主,充满古韵,古朴又雅致。店主还别出心裁利用麻绳把这些工艺品悬在空中,高低错落有致,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同时又是一种装饰。右边的区域则以各种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玩偶、花卉、手机链钥匙链等工艺品为主,玩偶几乎囊括了常见的各种动物形象,像兔子、小狗、老虎、乌龟等,花卉系列中既有单只的玫瑰、菊花,也有盆栽的向日葵、仙人掌,丰富又具情趣。
店主王女士介绍,店中所有的艺术品、工艺品全是利用天然质朴的棉纱线、棉布条、麻、等几种材料单独或者混合手工钩织而成的。钩织过程中,对线的柔软度要求很高,比如不够硬不行,太硬也不行。店里都是定制棉线,并自己去定染。
据了解,传统的钩织以平面制作为主,极富表现力的立体造型很少,一些工艺几近失传。“红典轩”组织了多位民间老艺人,系统地挖掘整理了民间传统钩织工艺,完善和创新了立体造型技术。
“如何用比较柔软的毛线编织出立体的陶瓷、花瓶等,而器皿里面并没有铁丝等任何支撑物?这里面既有钩法针法,同时还涉及到力学的原理在里面。”王女士说,他们已经把这些研制的独特的钩织工艺申请了专利。
记者了解到,红典轩**初的定位在高端人群,作品也以仿彩陶、青铜器、古瓷等大件为主。而且,由于这些大的造型,钩织一个就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费时费工,店里通常也不会多出,仅推几个限量珍藏版。
“这些造型主要是仿古陶、古瓷和青铜器,但是针法和配色是自己的发明。”王女士强调说。
后来,王女士发现,对这种钩织的工艺品,很多人喜欢,消费层次也比较大众化。尤其是798,以老外和年轻人为主,年轻人觉着大件太贵,提出建议增加适合他们消费的东西。于是店中适时调整定位,重新选择原料,陆续增加了玩偶类、花卉类以及一些手机链、钥匙链等小件实用工艺品,并且不断丰富产品线。现在,这类主要面向年轻人的工艺品占了店里的半壁江山。
记者采访的时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20平方米左右的店里,始终保持着七八个左右的客人,多是年轻的男孩女孩。“周六周日的时候人更多,店里都挪不动脚。”
记者了解到,店中货品价格从几元到上万元的都有。像玩偶价格通常在100元左右,小件从5元到几十元。**贵的是一组陶器,4000元一个,一组2万元。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对于王女士来说,之所以想到开这样的一家店,**初的想法就是,要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本来,开店之前她就职于一家公司,干得相当不错。但是基于“给人打工,做得多好,也是给别人做。自己做,做得好,收益就好;即使做得不好,也不会遭老板埋怨,受别人批评,顶多是自责”的观点,王女士打算自己创业。当然,这样的行为背后,有一个理念支撑着她,那就是:只要认真用心做,一定会有回报。
做什么?做自己喜欢的,而且一定是别人没有的,越是市场没有的,就越有价值,也才能在市场立足。抱定这样朴素的理念,王女士给自己定了一个方向。
因为平日喜欢逛街逛商场,喜欢购买各种小东西,像布玩具、毛绒玩具等等。结果她发现,在各种类型和材质的东西中,唯独没有棉线的东西。
“我以前喜欢编织,自己织过衣服,所以想到要用棉线做材质,同时考虑到现在肯自己动手做东西的人不多,就确定了做手工编织。”王女士说,之所以开始的定位是钩织古瓷、青铜器皿等古老的艺术品,是因为觉着这样做反差会比较大,比较新颖,用**原始、**古朴、**回归自然的材料和方式,棉布、麻和棉线,纯手工,编织出**古老的艺术品。
方向敲定,王女士请了多位民间钩织艺人,花了两年多时间,研制出从平面到立体造型的不同钩法、编织法。
产品研制出来后,为了解市场接受程度,王女士带着产品专门到南三环的城外诚艺展中心进行展示,听顾客的反馈。“本来忐忑不安,结果很多人感兴趣,并且接了一批定单”。市场的接受给了王女士信心。
选址看重艺术氛围
虽然开始时王女士对于自己的东西适合哪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毕竟这是市场上的新东西。但是她有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是自己的钩织品属于艺术范畴,因此应该找一个艺术氛围更为浓厚的地方。
“从朋友那里听说了798,798因为艺术家聚集而成名,并且更注重原创的概念。”王女士决定把正式的店址放在了798。
现在,798艺术区汇集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这里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和时尚活动。随着名气的扩大,这里正逐渐成为北京的一个新旅游景点。
在798,钩织艺术品得到了更大的认可。据王女士介绍,刚开店的时候,老外特别多,既有游客,也有使馆的工作人员。“他们完全把钩织品当作艺术品,非常欣赏。有的人能在这里呆很久。”一些年轻的学生则把工艺师当成明星一样,和她们照相,索要签名。尤其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过后,798的外国游客明显减少,年轻人代替老外成为红典轩店里的主力消费群体。这里还成为年轻人聚会的点儿,只要到798,就会来店里看看。店里许多直接的市场反馈和好的建议就来自这些年轻人。
市场的认可带来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在798开店的第二个月,红典轩就实现了盈利。以后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错。以致当2009年王女士打算开第二家店的时候,经过比较权衡,还是把店放在了798。而且,就在离**家店不远的另一条街上。
个性化服务取胜
在红典轩刚开店时,王女士曾经请设计师设计了几款特别个性的产品,比如配色上,大胆配色,大红配大绿等。没想到,卖得出奇得好。以个性为美、标新立异,这股时尚潮流在798体现得尤为明显。可能正是看准这一点,王女士推出个性化定做服务。
现在许多店中都把定做当作提供的一种特色服务,但是,鉴于成本因素,一些定做都要加收费用。红典轩店中的工艺品完全是手工钩织而成,正是这种手工特性决定了其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定做服务并不会增加成本,也因此,店中的定做是免费的。
“只要拿来图片,我们就可以钩织出实物来。或者你有自己设计的图案,再把颜色确定好,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王女士介绍,现在许多年轻人送给同学生日礼物,或者结婚礼物,都喜欢定制,不仅图案自己选择,还喜欢把同学的名字给绣上去,或者绣上一句祝福的话。另外,店中有些小的玩偶也适合孩子玩,绿色健康。如果是特别小的孩子,店中可以接受定制把玩偶的眼睛换成毛线的,这样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