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国际铁矿石巨头卡中国钢铁业脖子
互联网 10-06-19 阅读数:
“**关键的人物”
铁矿石谈判每年一次,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2003年之前的谈判,基本处于买卖双方协商定价,价格范围也“好商量”;2003年,我国宝钢参加了长协价格(即在约定期限内都按照某个价格交易)谈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由安德主导的“涨价风潮”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安德在谈判中主要的两种手腕是:蛮横抬价和搅局。
在铁矿石谈判中,供应商一般会形成两个阵营。巴西的淡水河谷冲在**前面,和企业单谈;而必和必拓、力拓则捆绑在一起,合成一个阵营。必和必拓表面上一直充当“老三”的角色,而实际上,谁都知道安德才是“**关键的人物”。随着2009年7月“力拓间谍案”东窗事发以及淡水河谷采取的**后谈定价格策略,必和必拓更直接成为了铁矿石谈判桌上的“老大”。
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启时,安德公然挑衅,称“中国人应该和铁矿石界‘大人物’一起玩”;当谈判进入僵持阶段时,他“宁可不卖,也不能不涨价”的态度也从来没有改变过。
安德的蛮横还表现在明目张胆地对中国企业“挖墙脚”上。据透露,2001年必和与必拓合并之后,安德本想把力拓也拉进新公司,成为“两必两拓”企业。但一直到2008年,他也没能撼动力拓。仅仅一年之后,在我国中铝公司以195亿美元入股力拓的**后时刻,安德做了一次“搅局者”。一封封的请愿邮件传到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电脑上,**终澳商务部采纳了安德的“建议”,认为“中铝入股力拓,会损害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这笔生意**终告吹。谁知,在“破坏”的同时,安德又宣布必和必拓与力拓的铁矿石业务合并,他的这一举动被媒体称为“终极版的挖墙脚”。
不仅如此,2010年3月18日,安德公然表示:“必和必拓能够在2010年正式敲定与力拓公司共建铁矿石合资项目的交易。”这显然是一次明目张胆的垄断,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合并,将占据世界铁矿石供应量的40%。安德以这种方式完全控制了对钢铁企业谈判的话语权。
作为“实际操盘人”,安德本人在铁矿石谈判中很少露脸,大都是他的CEO高瑞思对外发表看法。在仅有的几次与中国市场面对面的对话中,安德都态度强硬,摆出一副“以商业的名义,在商言商”的姿态。国内钢铁业人士普遍认为,安德的必和必拓在三大矿商中是**为“狡猾”的,“力拓间谍案”被揭出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胡士泰,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必和必拓在中国近亿吨的铁矿石到底由谁在代表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