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业竞争下的品牌博弈 何以博众
互联网 10-06-07 阅读数:
新闻回顾:观望建材业各种品牌的竞选之路,可谓层出不跌。**是地板行业的品牌竞选。世界地板行业,总是英雄辈出,发展迅速,在激烈竞争中涌现出了10大**受关注的品牌,10大地板界的魅力之星,其中不乏国产品牌的面孔。1圣象2德尔Der3大自然4升达5菲林格尔6、安信7扬子8春洲奥德9好佳好10凯莱
再看橱柜行业的品牌竞选。这是今年评选出来的中国橱柜**品牌排行榜,排行自有一定的道理。排行榜的存在,是为了让消费者能更清晰的了解橱柜企业的优势与服务,而并非选出来夸耀的,名副其实才是关键所在。1、欧派2、海尔3、金牌4、百V5、科宝?博洛尼6、方太7、一新8、我乐OLO9、志邦10、月兔
中国建材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震荡之后,显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在行业发展的今天,也遇到了“瓶颈”,面临着国际国内行业间竞争,各企业更是把如何发展,如何进行品牌的建设提上了日程。那么,在企业注重品牌营销的幕后,到底隐藏了哪些原因呢?建材业的明天又何以博众恒久发展呢?
建材业竞争激烈企业品牌竞选层出不穷
经济在发展,市场开放化步伐在加快,商品时代逐渐发展成品牌时代。许多行业的竞争都已开始转向品牌竞争,建材行业品牌的竞争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全球木材资源匮乏,地板主流材种涨价,这迫使建材业间的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步伐,尤其是北美地区复苏迹象明显。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开始恢复,家具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大,进而使北美材的销售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行情开始有所起色。据鱼珠木材市场的商户反映,随着市场行情好转,北美材的销量逐月递增,近期北美材的出货量已经恢复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高交易水平。商家同时表示,在出货量较大的几个品种之中,以橡木的走货**为突出,之前在低迷时期积压的大量库存现已基本清空。此外,由于上游货源供应不足,橡木甚至一度出现货源紧缺的现象。受上游建材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势必增加建材业同质化产品的生产,加大企业间的竞争。
二是外贸市场动荡之势又起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针对我国外贸的贸易保护事件就没有停歇过,且随着欧洲市场金融危机的二次探底,外贸市场的贸易保护有再一次兴起,这一次建材行业成为了主角,先是我国百名建材企业遭美诉讼索要天价赔偿,后是佛山陶瓷或将遭遇欧盟**大规模反倾销调查,我国输美石膏板遭美国方面的诉讼事件。世界银行5月26日发布的监测全球贸易保护措施的《临时贸易壁垒数据库》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商继续成为贸易救济调查案的头号目标,一季度47%的新发起贸易调查与82%的已完成的贸易调查均针对或涉及中国。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建材产品的外贸出口之路已愈发的艰难。
三是我国楼市降温拖累相关行业,家居建材业现低潮。受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近期明显降温,并快速传导至钢铁、建材、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产钢5.6亿吨,其中36.1%流向了房屋工程行业,所以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将从多个层面打击钢铁市场需求。随着国家抑制房价、打击炒房力度的加大,使得原本火爆的楼市骤然降温,一时间楼市销量大幅度的下降,也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对于家居建材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现较大的影响,当时随着房产市场成交量的逐步下降,在后续的市场发展中将不断的对家居建材的产品产生需求的下降。
信息化时代 企业注重媒企关系建设,寻求商务意识上的突破
企业品牌排名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众企业已非常注重电子商务这一网络营销手段。以因特网为“**”的信息技术正在给全球媒介带来一场革命,企业可以运用发展迅猛、运用普及、影响重大的网络技术进行品牌形象构建和动态声誉管理。
众所周知,网络媒体一直都是各行各业主要的品牌推广以及产品营销的方式之一,家居建材行业的品牌推广也越来越多的使用网络来实现。近年来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营销商机,网络广告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企业完成品牌营销的终极武器。
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网购交易额接近1300亿元,较2007年增长130%左右,2009全年交易规模有望超2400亿元,相比08年几乎翻番。商业模式的变革远胜于战术的纠缠,尽管家居企业在网络商城领域还是摸索阶段,依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电子商务以其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使得众商家纷纷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