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炉挑战钢企未来 焦煤步铁矿石后尘
互联网 10-05-14 阅读数:
焦煤质量要求高
龙春满说,大容积率高炉需要转鼓指数相对较高的焦炭,即焦炭的强度和耐磨性要高,尤其是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对于焦炭的要求特别高。强度高,必须依赖高质量的焦煤,并将焦煤、肥气煤、肥煤、瘦煤等进行配比,才能得到真正的转鼓指数**大值,进而获得真正的高质量焦炭。
联合金属煤焦频道一位分析师告诉本报,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国内一级焦炭已满足不了,必须使用超一级焦炭。
两人的观点与首钢一位专家的观点一致。由于首钢在曹妃甸上马了5500立方米的高炉,这家公司**具发言权。上述首钢专家告诉本报,曹妃甸项目使用的焦煤不是全部依赖进口,不过必须进口一部分高质量焦煤,与国内的焦煤进行配比。
从去年开始,鞍钢股份也开始从国外进口焦煤资源。在此之前,鞍钢股份主要采购国内焦煤。对此,鞍钢股份董秘付吉会告诉本报,去年从国外进口焦煤主要是国外焦煤价格比国内低,并非技术原因。在他看来,国内焦煤在技术上能满足鲅鱼圈项目的要求。
“不过现在国内外煤炭价格差不多了。”付吉会说。
中信建投分析师预计,今年鞍钢股份进口焦煤的量会更多。 “我不主张建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因为中国焦炭质量很难适应。”龙春满说,“我认为,3000~4000立方米较为合适,太大了没必要。”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也持有类似看法。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不太赞成上容积率特别大的高炉,高炉不一定越大越好,国内焦炭强度普遍不够。”
谨防又一个“铁矿石谈判”
不主张建特别大的高炉,还有另一层考虑。龙春满认为,国际焦煤已逐年大幅上涨,由于国内焦煤资源较为紧张,将加剧今后获取焦煤的难度。
相比较而言,澳大利亚焦煤质量普遍优于国内焦煤。
去年,中国焦煤进口量增长402%,达到了3440万吨,成为净进口国。但是去年国内炼焦煤产量为4.1吨,供应缺口则达到3046万吨。其中进口焦煤约占据全社会总消费量的7%。
在中国进口焦煤来源中,澳大利亚是**主要的供应国,其中必和必拓又是**大的焦煤供应商。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在一篇报告中指出,与电煤相比,中国焦煤呈现结构性缺乏态势,今年的进口水平可能将与去年的峰值相当。
事实上,**近几年,国际焦煤价格已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就在上个月,日本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和JFE宣布,与必和必拓达成的价格协议是,今年4月~6月,焦煤价格涨至每吨200美元,比去年的价格上涨55%。
不仅价格大幅上涨,焦煤的定价模式也已发生了改变。与铁矿石一样,此前国际焦煤是年度定价,但就像打破铁矿石年度定价模式一样,必和必拓已将焦煤首次改成季度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