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工业与国际差距大 创新成软肋
新华网 10-04-29 阅读数: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515亿元!”在机械行业工作了30年之久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对今天机械工业的成就倍感自豪。
的确,**近几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作为“工业母机”的机械工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蔡惟慈回忆说, 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机械企业(不包括汽车企业)只有3个,到2009年已达28个。
纵向比较,成绩很大。那么,横向比较呢?
蔡惟慈认为,虽然中国机械工业大企业与世界同类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某些领域,中国排头兵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与世界同类企业竞争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这些大企业与世界500强比较,差距依然很大。
事实上,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无论是规模、盈利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还是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国际化经营、产业结构等,都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中国机械百强企业近年来进步很快,但尚没有一家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占全球发电设备产量一半的上电、东电、哈电三大集团均与世界500强无缘。
蔡惟慈认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大企业**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我们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升级还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与当代**跨国公司比较,我们的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存在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