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石材:石头当道 以特取胜
互联网 10-04-27 阅读数:
位于南安市南部沿海,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有泉州“南大门”之称。全镇面积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十万六千人,外来人口6万左右,石材加工企业600多家,规模企业66家。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人文优势,是福建**侨乡和经济重镇。
素有“石材之乡”的南安水头镇,是泉州离厦门**近的地方。有人比喻说,这两地,就像咽喉和胃,关系密切。昨日,本报“穿越金三角闽南三城采风团”抵达泉州南大门——水头,亲眼见证了从“咽喉”到“胃”的石材之旅。
除了地理位置的亲近,所谓“咽喉”还指,在中国地图上几乎寻不见的水头,居然包揽了全国约70%的石材进出口业务。而几乎吃下了所有水头石材的厦门关区,也因此成为全国石材进出口**大的关区,每年还带来了过亿的关税,胃口好得很。
水头的石材为何如此钟爱厦门呢?水头镇副镇长陈荣耀,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从土耳其运输原料走厦门港过来,费用甚至比从湖南南山到水头还便宜。因为从湖南南山到水头,走的是公路或者铁路,运费贵,运输每立方米石料**低也要千元;而前者通过海上运输,成本**贵不超过500元。
正是依托厦门港的优势,总部在深圳的康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把分厂选在水头。“同时还看中水头成熟的石材市场和上、中、下游产业链,以及全国的影响力。正是两者互相结合,企业发展空间很大。”该公司业务经理王贵兵如是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省东升石业股份有限公司王金沙总经理也深有感触,他1997年出国时,还是借助“厦门”推介公司的。当时,老外问他是不是广东云浮协会过来的,他回答“水头”时,却无人知晓。王总只好依靠厦门港的位置,慢慢地解释水头在哪里。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厦门助力。据王介绍,东升公司主要选择厦门作为进口的主要渠道,考虑到几点:一个是厦门港吞吐量够大,能够满足公司对石料进口的需求,另一个是考虑到厦门是闽南地区**主要的金融中心,已经成为福建对外经济交流的窗口城市,信息交流方便,客户集中。
这也难怪,很多水头企业在厦门纷纷建立自己的分公司。如康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在厦门设立仓储区,作为货物存放点,同时也做一些荒料贸易;而还未成立分公司的企业,如福建省东升石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公司提货员不得不每天往返于泉厦之间,也正考虑在厦门成立分点。
“胃”有良好的消化能力,“咽喉”就能吃下更多好料,水头因此成长为闻名中外的“石材之乡”。一个以南安水头为中心,辐射半径100公里的石材产业集群,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
好胃口才有好生活。和水头大多数石材企业一样,陈镇长对三城联盟更是拍手称好,对未来水头和厦门的合作充满信心。他认为,城市联盟**终将有利于促进水头和厦门两地分工合作,推动两地的经济发展,“买石头、卖石头、到中国、找水头”,这个口号还会在全球叫得更响。
水头三奇
“买石头、卖石头、到中国、找水头。”念着海外石材客商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我们来到了水头。感慨小镇经济有特色的同时,也被不少疑惑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