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巨头海螺海外扩张谋求新发展

互联网 10-04-13  阅读数:

    按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的说法,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水泥产品出口,二是水泥技术装备企业走出去,三是水泥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大企业的国际化不是讲把水泥卖到国外去,或承接国际水泥工程,而是指我们的大企业主动参与国外投资。”

    如今,冀东水泥不动声色地建立海外水泥项目投资公司,实现了国内水泥产品“卖出去”到企业发展“走出去”,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步。

    而在今天的水泥行业中,冀东并不是惟一一个想要吃螃蟹的人。

    河南政府引导水泥投资往海外转移

    水泥生产大省河南在推动水泥产业“走出国门”上算是一个典型。

    据调查,河南省2009年水泥产能1.2亿吨,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在建和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7条,产能3800万吨。预计2010年,河南省水泥产能将达到1.55亿吨,而当年市场需求仅为1.22亿吨,已呈现产能过剩苗头。

    1月27日,河南省某会议大厅里灯火通明,该省商务厅组织河南省水泥设计、施工、生产、设备制造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座谈,本次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共同探讨河南省水泥产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在本次座谈上,与会代表都意识到,河南省是水泥生产大省,国家政策调整肯定对河南影响较大。要适应国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调整结构的新形势,政府惟有引导河南省水泥产业“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之前在经过一年考察之后,他们发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国家钢铁、水泥、纺织、火电和轻工建材等行业发展水平较低,与河南省经济互补性较强,被该省政府列为重点转移地区。

    与此同时,通过几年结构调整,河南水泥产能集中度有了大幅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具备了“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实力。此前,河南民营企业郑州仓西公司已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成功投资了三条水泥生产线,将为河南省其他水泥企业“走出去”提供宝贵经验。

    河南水泥**同力公司率先表态,该公司已赴莫桑比克进行市场调研,很快就会到该国投资生产水泥。

    笔者从河南省商务厅了解到,该省以疏代堵输出过剩产能,推动重点企业“走出去”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钢铁、纺织、轻工建材等行业已在境外设立企业37家,有效缓解了河南省抑制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的压力。

    由此可见,推动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到非洲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安家”,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