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木器涂料全封闭清漆着色涂装工艺

互联网 10-04-07  阅读数:

  2.3.2颜色控制的影响因素

    2.3.2.1水性树脂

    水性木器涂料用树脂(乳液型或分散体型)一般都是淡黄半透明或乳白不透明的,树脂本身的透明性越差,调色或施工时颜色对比就越困难。因此,在制作修色清漆时,水性树脂应尽量透明。

    2.3.2.2其他影响清漆透明性的因素

    在使用普通清漆修色时,颜色控制之所以有一定的困难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非透明的、影响清漆透明性或影响层间附着力的材料,如打磨剂、不透明蜡浆、消光粉等。在修色清漆中这些材料应尽可能去掉,使修色清漆的功能性更专一。

    2.3.3施工性控制的影响因素

    2.3.3.1流变性

    理想的修色效果是能得到一个着色均匀、平整光滑的平面。为了尽量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缩边、黑边、流挂、橘皮、颗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少量橘皮和颗粒是难以避免的,可以通过适度砂磨和面漆遮盖填补,**终可得到较理想的涂装效果。几乎没有了缩边、黑边和流挂问题。因此,在修色清漆施工时必须有效限制漆液流动。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性,施工后的涂膜又要能尽量流平,这就要求修色清漆还要有一定的流平性。一般地,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增稠剂和延长涂膜的干燥时间来解决流平问题。

    2.3.3.2施工黏度

    在批量生产中,修色都是靠手工生产完成,喷涂设备一般选择下壶式普通空气喷枪,喷枪口径一般为1.3mm或1.5mm。施工黏度则需根据喷涂物件的大小适当调节,施工物件大时,黏度应适当低些,一般在13~15s(2#盐田杯);施工物件小时,黏度应适当高些,可以在16~20s(2#盐田杯)。这是因为在大面积操作时,喷枪离被涂物件表面距离会较远,漆雾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会更长,漆雾到达被涂物件表面时的黏度会较高,这就需要降低施工黏度以保证漆雾在达到被涂物件表面时的黏度比较合适。同时,大面积操作时喷枪一个来回的周期也较长,涂膜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也会延长,这也需要降低施工黏度以保证修色结束时涂膜能有时间流平。

    2.3.4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3.4.1层间相容性及附着力

    在修色时,要求修色清漆越透明越好,但透明性越好的水性树脂,在机械性能或性价比上往往不高。这就意味着为了到达较好的机械性能或性价比,一些透明性不高的水性树脂会大量应用在底漆和面漆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若仅仅只考虑修色问题,修色清漆可采用透明性较好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不仅透明性好,还有较好的润湿性。但水性PU(聚氨酯)分散体与水性AC(丙烯酸)型底漆及水性AC型面漆往往有相容性不好及层间附着力不好的问题。因此,制作修色清漆时,不仅要考虑修色施工问题,还得考虑修色后,修色清漆与底漆、面漆间是否有相容性及附着力不好的问题。为了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隐患,修色清漆与底漆及面漆用树脂应尽量一致。

    2.3.4.2白点

  白点是指在修色时,修色清漆对底漆基材上不平整或没有打磨到的地方着不上色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修色清漆润湿性不好或底漆本身难以润湿造成的,多半与底漆或修色清漆中的树脂性能有关,通过改变润湿剂的种类及用量往往难以达到彻底改善的目的。因此,一般出现这种问题时更换底漆或修色清漆的树脂是**,若确定是底漆问题而非修色清漆问题,也可在底漆上施工一道能容易润湿且不存在相容性和附着力问题的过渡底漆,等底漆干燥后再修色,就不会有白点。

    3结语

    水性木器涂料封闭清漆着色涂装是水性木器涂料发展进程中一道不得不越的坎。本文介绍并比较了一些常见的着色方法,并提出了**修色清漆修色的方法。生产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较为有效的,但在修色清漆的产品研制方面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修色施工时还有较多的微泡,涂膜在干燥过程中如何尽量保证整个平面的平整性以减少面漆的喷涂厚度等。笔者相信,通过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也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水性木器涂料才能摆脱其原有涂装风格的局限,进入到木器涂装的更大领域,才可能真正地成长壮大起来。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