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吨陶土助推西部陶都梦想
兰州晚报 10-04-02 阅读数:
西部陶都:困境中的产业突围
从具有数千年制陶历史的深山磁窑旧址,到如今区内林立的大小规模的陶瓷企业,从悠悠古代出土的马家窑类文化彩陶,再到如今种类繁多的现代生产用瓷及生活陶瓷,平川的陶瓷产业在经过了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由于受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状态以及体制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再度开始陷入困境,以致上亿元的资产几近闲置。“拥有极为丰富的陶土资源,而陶瓷市场绝大部分却被外地产品占领”,成为平川人民不可回避的尴尬现实。
“为40亿吨陶土找到出路,就是为平川区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发挥优势资源,利用5年左右时间,争取建设30—50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实现年销售30亿—40亿元的目标,把平川区打造成立足甘肃、覆盖西部、走向全国的“西部陶都”,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平川打造成西北**大的陶瓷物流集散基地,表明了平川区委、区政府全力发展陶瓷产业方面的决心和信心。为此,平川区一面积极实施改革,制定包括人才和投资等方面的9大优惠政策,一面加强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并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万亩陶瓷建材工业园,落实“无费园”的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客商前来平川投资发展,使平川陶瓷产业逐步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平川区已形成了4大门类、100多个品种的陶瓷产业格局,全区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达到13家,拥有建筑陶瓷生产线6条,总产值超过3亿元。
外地客商:看好陶都发展前景
平川区丰富的陶土资源,质优价廉的煤炭和电力,以及距离兰州、西宁、银川、西安等西北几个中心城市均在500公里范围内的区位优势,是许多客商关注并投资平川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外地客商之中,山东人游国庆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与其他投资建厂的客商不同,人到中年的游国庆在平川经济开发区陶瓷工业园内投资两亿元建立了国泰陶瓷建材城,并投资1000万元进行市场启动。他说,他要借平川打造西部陶都的大好机遇,建设一个集陶瓷、建材、五金、家居、装修等销售、宣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建材市场,并使之成为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陶瓷交易中心和会展中心。游国庆说,十五六年前的淄博,就如同如今的平川。如今,淄博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品生产、流通基地。随着国内陶瓷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整个西部的经济实力都在上升,陶瓷市场前景看好,他相信平川区完全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陶都”。
如今,占地面积203亩的国泰陶瓷建材城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有商户入住。游国庆一面加紧剩余工程的建设进度,一面组织员工采集行业信息编辑成报为建材城的商户提供信息服务。用游国庆在当地电视上的广告语说,那就是“打造中国西部**大的陶瓷建材城,全力为白银市平川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陶瓷产业做好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