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能和三浦等品牌节能灯抽查不合格
互联网 10-04-01 阅读数:
近期,上海市工商局分别对白炽灯、节能灯2类电光源进行了质量监测,共抽取了50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的38个批次,合格率为76%。其中,白炽灯19个批次,合格率为73.7%。节能灯31个批次,合格率为77.4%,整体质量状况较前几年明显提高。
监测结果显示,耐扭力矩、防触电、初始光通量、光通维持率、标识标注等指标不达标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标注为上海川美电器有限公司(永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丰户”普通照明灯泡测试中灯头与玻壳脱落。标注为佛山市格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格能”节能灯,灯头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能正常旋入标准灯座,消费者使用时,易发生因金属灯头带电体外露导致触电。标注为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ECO”球形灯泡不能达到应有的发光亮度,使用寿命短。标注中山古镇强盛电子节能灯厂生产的“HY”纯三基色电子节能灯光衰大于标准,这就意味着这批灯的寿命很短,即消费者所说的“节能不节钱”。标称为深圳三浦电器(照明)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三浦”电子节能灯灯功率不合格。
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节能灯时:一是不要选购价格过低的产品。根据节能灯的生产销售成本,9W以下2U类(4管)节能灯的零售价一般在8元左右;13W-28W的3U(6管)节能灯的零售价应在15元左右。5元以下的产品其质量一般难以保证。二是看产品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有能效标识。正规产品都有商标、厂名、厂址和联系电话等。按照能效标准的要求,能效等级达到1、2级才真正属于节能产品。三是检查金属灯头与塑料壳体的配合是否紧密,铆接点一般应不少于8点,节能灯旋入灯座后,手指应不能触及带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