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时代 家居业面临与设计师合作的新挑战
互联网 10-03-17 阅读数:
那么这一矛盾是否能被调和?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一些限量版家具的诞生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做的努力。但这些限量版的家具必须是较高层次的,因而被容许的量也非常少,对设计师本身的要求也就相对要高出许多。那么对于一般设计师的作品,企业又当如何进行规模化的推广呢?从目前收集的市场信息来看,有些企业会专门利用闲置的打样间来将设计师的作品制成实物,进行推广,如果市场反响条件好,就会考虑规模化生产。此外,在设计师原有作品上,通过互相探讨,以及应对市场化需求的调查结果,进行一些后期的微调,来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及可生产性。
对此,圣象集团市场部广告经理胡志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个设计师设计了一款橱柜,设计师原本采用的材质是偏灰偏旧有点复古感觉的,但从市场调查反馈结果来看,消费者对于橱柜的造型是认同的,但他们更喜欢柚木、黑胡桃木等带点花纹的,于是**终企业在保持产品原有外形的情况下,在材质上进行了调整。
问题二:国内设计环境与消费水平尚不对等
如果说困扰家居企业与设计师进行合作的**个问题还主要集中在设计师与企业本身,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同目前整个国内消费环境有关。访谈中,上海科比珀斯坦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惠明表示,目前,企业同设计师的合作模式主要是对外推广设计师的家具,并从中给与设计师一定的利润。因此,其实企业充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制造商与经销商的角色,这显然表现出了企业对于设计师的完全信任。但詹惠明同时也指出,这样一种模式主要源自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在国内还是初期,因此企业本身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相对国内,国外消费者更易接受也更易去尝试新鲜事物,因此,国外市场,设计师往往可以起到引导消费、引导审美的作用,他们可以尽情地推广自己的作品。但在国内,设计师就要面临来自消费者的重重压力。消费者对于作品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认可,直接就可能导致设计师的作品没有办法被投入生产制造。因此,设计师在国内很难有充分的施展余地。
其次,欧美人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也让他们对于产品选材十分重视,而国内消费者目前可能更偏重产品的外观,这也就导致了山寨家具的大量涌出,以及一些企业不愿意花精力来培养设计师或者与设计师合作。
第三,虽然目前国内奢侈品消费日趋旺盛,人们的总体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消费习惯却还没有改变。因此,设计师所赋予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很好地得到体现。譬如同样一件产品,国外消费者看重的十我喜不喜欢,国内消费者看中的则是价钱,是我划算不划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设计师的创作。
问题三:商业气氛过浓合作模式较单一
不论内在问题还是外在问题,都或多或说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同设计师进行合作中的模式问题。不难看出,目前大部分国内偏重设计成分的家居企业,不少是代理的国外品牌,也有不少是同国外设计师进行的合作,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譬如曲美同其首席设计师汉斯的合作等。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内设计师在与国内家居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品牌家居企业进行合作中还处于弱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