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灯具货比三家 小心上了打折当

互联网 10-03-15  阅读数:

  购买灯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就是灯具的质量问题,在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中,**常见的还是商品打折,“不折不买”已成为一些市民的消费习惯。面对“1折”、“全场3折起”这样的低价诱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一旦被调动起来,很容易进行冲动消费,结果正好掉进了某些商家的“套”里,挨了温柔的“一刀”。 

  折后竟比原价高

  半个月前,在某外企上班的张斌和女友为筹备新房,到三站装饰材料市场买灯具。看到某品牌灯具正大搞促销,两人高兴地进店挑选,看中一款原价3200元的水晶吊灯,老板表示这款灯目前只需要5折,看到折扣如此低,俩人没有犹豫就掏钱付款了。一周后,当他再到该装饰材料市场买家装材料时,偶尔又进到该灯具店发现,虽然没有促销了,但之前买的那款灯原价赫然标着1500元。

  消费警示:打折促销**多的陷阱是先提价再打折。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可能要支付比原价更多的钱。而消费者往往只注意到折扣后与“原价”的巨大落差,而忽略了“原价”存在猫腻。

选购灯具货比三家 小心上了打折当

  折后条条框框多

  三八节期间,市民姜女士看到某灯具品牌正在全场促销,大肆购物。结账时却被告知,选购的一款衣服不在打折范围内。碍于面子,姜女士**终买下了这件衣服,心里却很憋屈。市民邹女士则遇到商家在打折促销品发票后注明不退不换的事。

  消费警示:全场折扣的确吸引人,但当消费者真要掏钱买单时,却发现有诸多限制,甚至有些折扣商品竟是残次品,而且商家设定的诸多限制并不标注出来或者标注在不起眼的地方。

  反击“折”消费 价比三家防陷阱

  市消协提醒:遇到折扣商品,**好让商家出具降价前记录,以便查证。此外,同一款商品在不同的商场折扣力度可能有差异,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看到商家的促销活动,不要盲目冲动。明折暗涨、打折商品范围模糊……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可到消协等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