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万元家具板材来源成谜 法院束手无策
每日经济新闻 10-03-15 阅读数:
林科专家分析
只能鉴定种类 难以辨别产地
在对自己购买的家具产生疑问之后,刘女士委托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律师杨西宁和孙敬泽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孙敬泽律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关于黄花梨木的诉讼一共有三四个,基本上都以消费者的败诉而结束。“原因在于国家的红木标准存在缺陷:香枝木只是一个类别,包含了多个树种,而降香黄檀只是香枝木类别下的一个树种,但红木标准中只有降香黄檀一个树种,导致在鉴定的时候没有依据可以遵循,出现其他物种就无法鉴别。”
杨西宁律师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他在调查中访问专业人士时发现,由于国家红木标准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而产自越南的香枝木类树种与海南降香黄檀有相近之处,使一些家具商有机可乘,纷纷用从越南进口的香枝木代替海南的黄花梨木。
记者注意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5月19日发布、同年8月1日实施的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将红木一共分为5属8类33种。其中香枝木类树种主要产地为亚热带地区,心材材色为红褐色或深红色;而被称为海南黄花梨的降香黄檀主要产地在中国海南,心材材色为紫红褐或深红褐。
3月10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立非女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属于同一种类,要进行区别基本上是“无解”。她补充说,该院只能做品种的鉴定,但对同一种类的树木无法鉴定产地。
无独有偶,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树种鉴定实验室主任孙书冬也表示,目前该中心所做的鉴定只是根据国家红木标准做切片鉴定,同样只能鉴定树种,不能鉴定产地。
不过,对上述国家红木标准也不乏质疑者。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陈宝光对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协会对红木国家标准有不同的意见,“仅用5属8类33种就概括了所有红木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新进展
鉴定无果 庭审5分钟结束
飞宇劲飞是北京**大的红木家具经销商,集生产、批发、销售于一体,在北京一共有7家店。公司总裁吴新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当自己10年前开始从事黄花梨家具贸易时,海黄和越黄的价格都差不多,都是1.8万到两万元一吨。只是后来有人炒作,才拉大了两者的差距。
吴新建告诉记者,他用来制作**独板罗汉床的木材购自海南市场,具体是不是海南原产他也无法查证,原来的销售方表示这是海南黄花梨,他回来后就按照海南黄花梨来卖。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鉴定是香枝木后,他不再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了,并且告诉了消费者只能鉴定为香枝木。
3月11日,吴新建、杨西宁等人参加了有关此案的第三次庭审。据杨西宁律师介绍,法庭庭审只持续了5分钟,主要内容就是一项:“法官问我有没有什么鉴定机构可以做鉴定,我说没有;法官又问吴新建,他也说没有。法官就表示双方各自再去咨询相关专家。庭审就这样结束。”
张志扬告诉记者,海南黄花梨木家具的火爆,原因之一是人们重新认识了明式家具的价值,而明式家具中**好的品种就是用海南黄花梨木做成的;其二是海南黄花梨木再次濒临灭绝,造成物以稀为贵;其三是目前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有购买力的人越来越多。他还表示,海南黄花梨木生长期极其缓慢,一般心材要达到15厘米以上才可以做家具,而这样的树木需要生长百年以上,砍下来后还要存放20到30年。“虽然有些地方正在种植人工黄花梨,但我们这一辈子肯定看不到它成材了,也许我们的孙子辈也看不到,如果有盼头就不会这么贵了。”
陈宝光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你可以去告诉那位消费者,如果他买的家具是越南黄花梨的话,这个官司也不用打了,因为现在就连越南黄花梨也是越来越少。”不过他表示反对炒作黄花梨木家具。“其实黄花梨木就像其他木头一样,都是木头,制作的家具功能都一样。正是由于市场中出现不正常的消费导向,才使黄花梨木家具的价格发生畸变。”
“这个行业赚钱也太狠了,”这是刘瑛**后对记者说的一句话,“比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还狠。”刘瑛夫妇从事的是以暴利著称的房地产行业,各行各业牟利真的是千奇百怪,消费者还需谨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