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日 防水材料行业“潜规则”
中国质量报 10-03-15 阅读数:
已经和笔者打过照面的李某看到笔者又回来“砍价”,并要选用“质量更好、价格更高”的产品时,便连连摆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你不要以为价格高质量就好。这么跟你说吧,单价25元和单价15元的防水卷材,使用的原材料完全一样,即使是单价5元的材料,一般外行人也看不出来。工程中铺两层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当然,如果要质量更好的,我也可以给你从其他大厂调货。”
李某称,位于吴家村的这家店铺,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工厂在此设的办事处。当问到工厂的地址时,他指指防水卷材,笔者看到外包装上赫然印着:“北京通州某某地”,而且连生产许可证号、北京市建委批准的产品编号都写在上面。
北京市禁用复合胎卷材,并不意味着其他省市都禁用,也不能由此推断企业不准生产复合胎卷材。在一些地区或简易工地,复合胎卷材还是可用的防水材料。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复合胎卷材产量仍将达到11600万平方米。
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因此就在外包装上冒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甚至北京企业。
一位“实话实说”的河北籍店员告诉笔者,这些所谓的“北京生产”,实际上都是“河北造”。即使真正“北京货”,使用的原材料90%也都是从河北省过来的。这位店员说,2008年以前,一些生产商从河北拉来原料,在北京郊区一些地方生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些小厂遭到了“剿灭”,于是很多人又在河北境内生产,并在产品包装上印上“北京某某生产地”,再运到北京防水材料集散市场或郊区建材市场进行销售,吴家村就是其中之一。
“水货”危害隐患大
流入市场上的这些不合格防水卷材,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麻烦,甚至是痛苦。
和邓女士一样,赵先生也是这些劣质卷材的受害者。楼上邻居卫生间常年漏水,渗入到自己家中,致使几百元一平米的木地板一直发霉;家住北京奥运村的王女士,车库则常年湿漉漉的。去年深圳市桃源村三期业主、黑龙江大庆某小区的“漏水门”事件,都是由于使用不达标防水卷材引起的。据统计,防水卷材投诉也因此成为近两年的热点。
由于防水层一般是“隐蔽”工程,即使是通过一般的闭水实验也很难鉴别整体质量和耐久年限。因此,一些不良分子就相互勾结,以次充好,以“一年不漏就OK”的潜规则糊弄消费者。
3月11日,笔者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网站上,找到了《北京市建设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2007年版)》,该《目录》明确规定:对于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自2007年10月1日停止设计,200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同时,该《目录》也规定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其他防水卷材”将作为复合胎卷材的替代产品使用。这些防水材料,可以抵抗零下20℃到零下25℃严冬,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复合胎卷材。
吴家村的商户们明明知道这些规定,而且许多性能优良的替代产品已经上市,但他们却视而不见,仍然顶风大卖“禁用材”。“在这里十多年了,我也没说我卖的是合格产品,遇到管理部门来检查,我就说是不上北京市新建工地的产品,或者是只卖给外省市客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李某大谈自己的经营之道。
对此,北京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表示担忧:2010年,全国建筑防水材料合计用量将达到101100万平方米,单就北京市来说,单是计划竣工和将新开工建设各类住房就达16.8万套,这些工程用到的防水卷材以亿元为单位计量,如果任由这样的“水货”市场发展下去,不仅会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对工程质量监管带来一定难度,而且也可能会由此滋生腐败,防水材料市场也必将走向另一个极端。热点链接: http://www.jc001.cn/zt//315wmxd (消费与责任!3.15我们在行动)